

1.植物名。落葉小灌木。葉卵形至披針狀卵形。春開花,淡紅色。果實小,球形,暗紅色,可食。種子稱郁李仁,可入藥。
1.官名。秦有太官令﹑丞﹐屬少府。兩漢因之。掌皇帝膳食及燕享之事。北魏時太官掌百官之饌﹐屬光祿卿。北齊﹑隋﹑唐因之。宋代以后﹐皇帝膳食歸尚食局﹐太官只掌祭物。參閱《通典.職官七》。
1.《漢書.循吏傳.召信臣》"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藴火﹐待溫氣乃生﹐信臣以為此皆不時之物﹐有傷于人﹐不宜以奉供養﹐及它非法食物﹐悉奏罷。"后以冬蔥為太官蔥。
1.過分。
2.古代關于氣運變化的用語。
1.猶言太嬌癡。生﹐語助詞。
1.即伏羲氏。昊﹐通"皥"。
1.天。
1.即太皞。傳說中古帝名。
2.天。
1.見"太皥"。
1.亦作"太皞"。亦作"太曎"。
2.傳說中的古帝名﹐即伏羲氏。
3.秦漢陰陽家以五帝配四時五方﹐認為太皞以木德王天下﹐故配東方﹐為司春之神。
4.天空。
1.亦作"大和"。
2.天地間沖和之氣。
3.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
4.謂太平。
5.和睦。 6.樂名。魏鼓吹曲名。 7.樂名。雅樂名。
1.在北京故宮太和門內。為故宮三大殿(太和﹑中和﹑蓖)中之最大者。明清兩代皇帝即位﹑節日慶賀﹑朝會大典﹑元旦賜宴﹑命將出征﹑殿試進士等﹐均在此舉行。明成祖永樂年間初建﹐名奉天殿。嘉靖時被雷火焚毀﹐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重建﹐改名皇極殿。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又改名太和殿。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基高2丈﹐殿高11丈﹐闊11間﹐深5間。正中設帝座。外有廊柱一列﹐前為丹陛﹐環以白石欄。全殿內外立有大柱84根﹐面積2300多平方米。殿頂為重檐垂脊琉璃瓦﹐檐下是彩畫的橫額和斗栱。是全國今存最大的木構大殿。
1.亦作"大和湯"。即酒。
2.謂沸水。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水二.熱湯》。
1.見"太和"。
帝王之母的尊稱。戰國時列國諸王之母稱太后『代諸侯王之母亦稱太后。以后一般用作帝母之稱,又稱皇太后。
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在蘇、浙兩省間。面積2338平方千米〓水主要經瀏河、吳淞江、黃浦江等注入長江。重要淡水魚產地〗運發達。多湖島,以西洞庭山為最大。沿湖素稱魚米之鄉”。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1.唐代書法家張旭性豁達嗜酒﹐每醉﹐狂呼奔走﹐乃下筆。因其生長吳縣﹐故時人稱為"太湖精"。
石料名。產于江蘇太湖。石上多洞竅和皺褶,為風浪沖激而成,形態美觀。以兼漏、透、瘦、皺者為上品。建造園林時常用以堆疊假山,裝點庭院。
1.山名。即西岳華山﹐在陜西省華陰縣南﹐因其西有少華山﹐故稱太華。
1.見"大皇"。
2.即太上皇。
3.皇帝的祖母太皇太后的省稱。
1.皇帝的祖母。
古代哲學家稱最原始的混沌之氣。太極運動而分化出陰陽,由陰陽而產生四時變化,繼而出現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推衍為宇宙萬事萬物。
武術拳種之一。以太極陰陽哲理為理論基礎,融武術、導引術和中醫經絡學說而創造的一種拳術。最早創編者為清初河南溫縣人陳王廷,后傳衍各地,并派生出動作結構和技術風格大同小異的多種流派,有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等。太極拳要求心靜意專,呼吸自然,圓活柔緩,虛實分明,協調連貫。
1.舊時用以說明宇宙現象的圖。有兩種一種是以圓形的圖像表示陰陽對立面的統一體﹐圓形外周附以八卦方位﹐道教常用以作標志。另一種為宋周敦頤據《易.系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諸語﹐取道家象數之說而畫的﹐代表宋代理學對于世界形成﹐萬物終始的一種看法。
也稱推手”、揉手”、b174J幀薄L極拳的雙人徒手對抗練習。有單推手、雙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b175M剖幀⑸⑼剖值刃問健M剖質彼方手臂沾連不脫,在推挽運轉中使用手法使對方失去平衡并趁勢將其發放出去。主要手法有b176!ⅹb175!⒓貳按、采、b177!⒅狻⒖康取
1.星名。即太乙。唐王勃《益州夫子廟碑》"華蓋西臨﹐藏五云于太甲。"唐杜甫《大歷三年春將適江陵漂泊》詩"五云高太甲﹐六月曠摶扶。"仇兆鰲注引嚴羽《滄浪詩話》"太甲﹐即太乙。甲乙相近而誤用也。"一說﹐"華蓋在旁六星曰六甲﹐分陰陽而配節候。太甲﹐恐是六甲一星之名。"見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評詩》。
唐代設專門的宦官機構內侍省,其長官為監及少監。明代宦官組織龐大,領二十四衙門,各設掌印太監等。清代沿置。太監成為對宦官的通稱。
從山西太原到河南焦作。長397千米。山西煤炭外運的重要通道。與同蒲北段、焦枝、枝柳等線連接成與京廣線平行的中國南北交通大動脈。1975年全線鋪通。已電氣化。
1.古星名。即三臺。上臺﹑中臺﹑下臺各二星﹐相比而斜上﹐如階級然﹐故名。
2.指三公之位。
3.宮殿﹑廟堂的臺階。
1.封建時代官員母親的封號。唐制﹐四品官之妻為郡君﹐五品為縣君。其母邑號﹐皆加太君。宋代群臣之母封號有國太夫人﹑郡太夫人﹑郡太君﹑縣太君等稱。
2.指仙女。
1.社會太平安寧。
1.西晉太康(公元280--289年)時期所出現的詩體。特點是詞藻華麗﹐偏重技巧。代表作家有潘岳﹑陸機﹑張載﹑張協﹑陸云﹑左思等。見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
天空。特指極高的天空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宇宙飛船在天空中穿行。
1.過于狂放。生﹐語助詞。
1.猶言太空。
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具備謂之太牢”具太牢以為膳。
1.唐李德裕對牛僧孺的辱稱。因《大戴禮記.曾子天圓》有"牛曰太牢"之語﹐故稱。
1.猶太先生。
1.舊時仆人稱主人的父親。
2.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3.舊時對縣官的尊稱。
舊名才山”。在福建省福鼎縣境。拔917米。有五十四峰、四十五石、二十四洞、十巖、九泉、三溪。著名勝景有一線天、九鯉朝天、七星洞、一片瓦、二佛談經、仙人鋸板、云標石和國興寺、玉湖庵、白云山等。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1.官名。見"大樂"。
1.十分忙碌。生﹐語助詞。
1.見"大蒙"。
1.帝王的祖廟。
1.謂北方。
1.猶太虛﹐太空。
1.祖母。
2.泛稱皇帝的母親和祖母。
1.太平﹐安定。
2.指極其寧靜的境界。
1.清代尊封皇祖﹑皇考之嬪﹐有皇貴太嬪﹑貴太嬪﹑太嬪之號。
1.謂時世安寧和平。
2.泛指平靜無事。
3.謂高低﹑勝負。
1.安邦治國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