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起兵。
在四川省西南部、安寧河沿岸、成昆鐵路線上。1979年設市。人口513萬(1995年)。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駐此。名勝古跡有邛海、瀘山、彝海結盟遺址、地震碑林、衛星發射中心。
明代特務機構。明憲宗于1477年在東廠以外增設西廠,用太監汪直為提督,以進一步強化特務統治。其人員散布各地,權力超過東廠◇一度被廢。武宗即位后宦官劉瑾專權,又恢復,劉瑾被殺后再廢。
1.指西京長安。
1.謂秋天莊稼已熟﹐農事告成。
1.池名。
2.相傳為西王母所居瑤池的異稱。
3.泛指西面的池塘。
1.西王母。
1.棲遲﹐游息。
1.西面的田疇。泛指田地。
1.到處征剿。形容身經百戰。
1.古代宗廟中的房舍名。供藏祧主之用。
1.古地域名。三楚之一。
2.古國號。秦亡﹐項羽自立為霸王﹐有西楚﹑東楚與梁地共九郡﹐因建都于西楚彭城﹐國號"西楚"。
1.秦末項羽的自號。
1.猶言剪燭西窗。指親友聚談。語出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西面臺階上。
2.亦作"西陲"。西面邊疆。
3.向西面沉落。
1.見"西垂"。
1.杭州西泠的別稱。
2.相傳西施為苧蘿村西鬻薪之女﹐后因以"西村"為西施的代稱。
1.西邊的路。
2.指西部。
1.官舍名。
1.古時指地處西方的帝王。
2.古代稱秋天的神。
1.《后漢書.馬融傳》"初融懲于鄧氏﹐不敢復違忤埶家﹐遂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將軍《西第頌》﹐以此頗為正直所羞。"后因稱獻媚權貴的文章為"西第頌"。
美國最早的軍事要塞。人口不到1萬。美國獨立戰爭時為抗英重鎮,此后為軍事保留地。設有軍事科學院和陸軍軍官學校(通稱西點軍校)。
正式名稱為美國陸軍軍官學校”。因在紐約城北的西點,故稱。建于1802年。主要培養陸軍初級軍官。招收十七至二十二歲的未婚美國公民和現役士兵。學員畢業后授少尉軍銜。因不少著名將領畢業于該校,故影響較大。
1.傣族的一種樂器﹐類似二胡。傣族青年男女常用以傳達感情。
1.西方和東方。
2.用為偏義復詞,指西方。
3.泛指四方﹐無定向。
4.指酒杯。
5.猶東西。泛指什物。
1.古都名。(1)周武王都鎬﹐至成王時別營洛邑為東都﹐因稱鎬京為西都。《詩.小大雅譜》"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豐鎬之時詩也。"(2)新莽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建洛陽為東都﹐因稱常安(新莽改長安為常安)為西都。(3)東漢都洛陽﹐因稱西漢舊都長安為西都『班固《西都賦》"漢之西都,在于雍州,實惟長安。"(4)唐顯慶二年(657年)以洛陽為東都﹐因稱長安為西都。(5)唐寶應元年(762年)以鳳翔府為西都﹐不久罷。(6)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建都開封府﹐號東都﹐因改唐東都河南府為西都。(7)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復以京兆府為西京﹐又稱西都﹐至晉天福三年(938年)罷。
2.(8)五代吳都江都府﹐至南唐改都江寧府﹐因稱江都府為東都﹐江寧府為西都。宋陸游《南唐書.烈祖紀》"以建康為西都,廣陵為東都。"(9)北宋以洛陽為陪都﹐因在開封西﹐故稱洛陽為西都。宋梅堯臣《聞歐陽永叔謫夷陵》詩"共在西都日,居常慷慨言。"
3.西漢的代稱。
1.古部族名。
1.見"西蕃"。
1.見"西蕃"。
1.特指吐蕃。
2.亦作"西藩"﹑"西番"。我國古代對西域一帶及西部邊境地區的泛稱。
3.指印度。
4.舊時對西洋人的泛稱。
5.我國少數民族普米族的舊稱。
1.方位名。指太陽落下去的一邊。
2.猶西洋。指歐美各國。
3.指西方凈土。
4.復姓。南唐有西方鄴。
泛指資本主義較為發達的國家。因資本主義起源于位于世界西方的歐洲而得名◇不局限于地理位置,還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
1.佛教語。西方之極樂世界﹐即佛國。唐李白有《金銀泥畫西方凈土變相贊》詩。
1.即西方凈土。
現代西方哲學流派和思潮之一。主張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其他各種哲學相結合,并以批判發達資本主義”為主要任務。他們在哲學理論上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但在一些觀點上明顯地背離了馬克思主義。
1.指佛陀。語出《列子.仲尼》"孔子動容有閑﹐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1.即西方凈土。
2.泛指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
指非洲西部地區。通常包括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岡比亞、馬里、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塞拉利昂、利比里亞、科特迪瓦、加納、多哥、貝寧、布基納法索、尼日爾、尼日利亞以及佛得角。
1.西面吹來的風。多指秋風。
2.喻一種勢力或傾向。今多比喻沒落腐朽的勢力。
在盛行西風吹送下所形成的洋流。自西向東流動。在北半球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在南半球,各大洋西風漂流連在一起,形成橫亙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環繞全球的洋流。
1.西邊的疆域。
1.對清慈禧太后的諛稱。
1.戰國時﹐在秦趙澠池之會上﹐趙王為秦王鼓瑟﹐秦王卻不肯為趙王擊缶。趙臣藺相如以"頸血濺大王"威脅秦王﹐迫使秦王擊缶﹐從而為趙雪恥。因秦在西方﹐故稱秦王所擊之缶為"西缶"。
1.古稱西方臣服之國或屬地。
2.見"西裝"。
1.官府。宋熙寧間﹐于京師建東西兩府﹐西府為樞密使所居﹐因代稱樞密使。
2."西府海棠"的簡稱。
1.海棠名種之一。
1.西天◇用以指從西域傳入的佛教。
1.西周國都鎬京。故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周平王東遷洛邑﹐因稱鎬京為"西鎬"◇亦用以泛指國都。
1.位于西方的宮室。
2.離宮﹐別宮。《左傳.僖公二十年》"五月乙巳西宮災。"杜預注"西宮,公別宮也。"清鈕琹《觚剩續編.芙蓉閣》"時世宗齋居西宮,建設醮壇,敕大臣制青詞一聯,懸于壇門。"一說小寢內室﹐帝王妾媵所居。
3.即西內。
4.西方的星座。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總稱白虎。
雙子葉植物,葫蘆科。一年生草本。莖蔓生,密生軟毛。葉掌狀,表面有白粉。花黃色。果圓形或橢圓形。原產非洲熱帶地區,10世紀時從西域傳入中國,故名。中國普遍栽培。果瓤汁多味甜,是夏季主要果品。種子可炒食。瓜皮可入藥。
1.關隘名。在今安徽省含山縣西南七寶山上﹐隔濡須水與東關對峙。三國時為吳魏間軍事要沖。
2.關隘名。在今河南省信陽市西南。本名平靖關﹐與黃峴﹑武陽合稱"義陽三關"。平靖在西﹐故習稱"西關"。
3.關隘名。指函谷關。
4.關隘名。指居庸關。在今北京市昌平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