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時用藤纖維紙制成的一種被子。宋劉子翚有《呂居仁惠建昌紙被》詩,其中"嘗聞昩江藤,蒼崖走虬屈。斬之霜露秋,漚以滄浪色,粉身從澼絖,蛻骨齊麗密"數句,敘紙被原料來源及制作過程。
1.猶邊患。
1.韓為漢末北方少數民族,因其地處邊遠,故稱。
1.亦作"邊抜"。
2.邊防,邊境防務。
1.邊地的豪杰。
1.五代邊鎬的諢名。
1.邊吏;邊守。
2.古代邊境上伺望偵察的土堡,哨所。
3.邊境的偵察人員。
4.邊地的時令節氣。
1.古代設置于邊地以探望敵情的土堡。
1.居住邊地的人家。
1.安邊的計策。
1.南宋時,淮河一線為宋金南北對峙的邊界,故稱"邊淮"。
2.明末清初,淮河一線一度為南明與清軍南北對峙的邊界。亦稱"邊淮"。
〈書〉邊疆被侵擾而造成的禍害~頻仍。
1.邊遠,荒遠。也指邊遠荒涼地區。
2.邊遠荒涼。
1.指邊境烽火。
1.猶邊患。
1.亦作"邊幾"。
2.邊防機宜。
3.邊防事務。
1.開拓及治理邊疆所立下的功績。
1.邊緣,盡頭。
1.邊疆的危急形勢。
1.見"邊機"。
1.守邊之計。
2.用于守邊的財餉;邊防費用。
邊緣;界限(多指地區或空間)一片綠油油的莊稼,望不到~ㄧ汪洋大海,漫無~。
有廣狹兩義。廣義指未充分參與任何社會群體的個人。狹義指同時參與兩個或兩個以上文化模式的群體、其行為被不同群體所同化的人。
1.防守邊疆的任務。
1.見"邊笳"。
1.亦作"邊加"。
2.即胡笳。我國古代北方邊地少數民族的一種樂器,類似笛子。
1.代稱邊境戰亂。
1.見"邊執"。
2.謙詞。淺見。
1.防守邊疆的將帥。
1.見"邊疆"。
靠近國界的領土。
1.指邊地郊野。
1.亦作"邉角"。
2.邊地的畫角或畫角聲。
3.邊地。
4.指物體邊沿和兩個邊沿相接的部分。
5.制作物品時,原材料經切割﹑裁剪下來的多余部分。 6.圍棋術語。棋盤的邊和角部分。
制作物品時,切割、裁剪下來的零碎材料。
1.亦作"邉徼"。
2.猶邊境。
3.猶界限。
1.邊地山嶺。
1.指城市邊緣的街道。
1.謂在邊境打了勝仗。
1.猶邊界。
1.旁邊,附近。
1.邊地的災氣。
2.比喻邊寇﹑邊敵。
1.指禁止外國人到中國邊地通商和中國人到境外經商的禁令。
1.見"邊警"。
1.亦作"邊儆"。
2.邊境的警報。
1.見"邊境"。
1.見"邊境"。
靠近邊界的地方。
1.邊地酒筵。
1.邊疆局勢。
1.猶邊遽。
1.指邊境警報。遽,驛車。古時以邊地的驛車傳遞警報,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