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疑動搖。
1.聽人講解經書。
2.泛指聽教師講解課文。
3.聽說書人說書。
1.方言。意為不起作用。
1.猶順從;聽任。
1.聽我所說。
2.聽人所說。
3.方言。聽話。參見"聽說聽道"。
1.方言。順從;聽話。
1.古代帝王﹑諸侯于每月初一聽朝治事前所行之禮。謂聽治一月之政自此日告朔后始之。
1.等待伺候。
1.聽理訴訟;審案。
1.猶聽憑。
1.見"聽天由命"。
1.謂聽憑命運擺布﹐不作主觀努力。
1.見"聽天任命"。
1.同"聽天任命"。
2.謂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作主觀努力。
1.龂龂。斤斤計較,爭辯不休。
2.歡欣貌。
1.即耳機。
2.聽診器的俗稱。
1.猶聲望。
1.注意細微的情節﹐解決疑難的問題。形容思想縝密﹐善于通過聽察解決疑難。
1.聽從熟悉情況者的意見。
1.過去北京人稱觀賞京劇為"聽戲"。當時聽戲者皆側面對臺﹐暗中打板隨聲低唱﹐故稱。
2.泛指欣賞戲曲演出。
1.語文教學方法之一。由教師發音或朗讀﹐學生筆錄﹐用來訓練學生聽和寫的能力。
1.聽而信之。多指不正確的話或消息。
2.等候信息。
1.謂德行受人尊敬。
1.聽而許之。
1.明清對已授職而等候選用者之稱。
1.謂聽取諫勸之言。
1.聽聞淫侈之事。
1.亦作"聽營"。亦作"聽瑩"。
2.惶惑。
1.見"聽熒"。
1.見"聽熒"。
1.聽從并予采用或任用。
2.聽候使用或任用。
1.聽理訟獄。
1.能產生聽覺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強度。
1.采納允準。
1.聽得真切。
1.診斷病情的一種方法。用耳朵或聽診器來聽心﹑肺等內臟器官的聲音﹐以便進行診斷。
1.聽診用的器具。也叫聽筒。
1.坐朝處理政務;執政。
1.聽任不管。讓它自行發展。
1.斷獄治事。
1.聽講演﹑音樂或廣播的人。
1.謂聽信倚重。
1.用聽包裝。
1.謂服罪。
1.田界。
2.界域;界限。
3.猶蹊徑,途徑。
4.喻規矩;約束。
5.比喻拘束;儀節。
1.平坦貌。
2.引申為蕩然無存貌。
1.見"町畽"。
1.亦作"盯疃"。
2.田舍旁空地。
1.田區崖岸。引申為約束,限制。
1.田間小路。比喻界限;拘束。
碳氫化合物分子中除去一個或一個以上氫原子后所構成的基團。如甲烷除去一個氫原子成甲基,乙烷除去一個氫原子成乙基,苯除去一個氫原子成苯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