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經久不愈的病。
2.指久病者。
1.迷信謂人影有神靈主之﹐故稱。
2.指遺像;畫像。
1.佛教語。謂塵世間一切事皆虛幻如影。
2.泛指往事。
1.猶影堂。寺廟道觀供奉佛祖﹑尊師真影之處。
1.古代復制法書的方法。用紙或絹蒙在墨跡上﹐向光照明﹐細線鉤描﹐填以濃墨而成。
1.猶相似。
1.寺廟道觀供奉佛祖﹑尊師真影之所。
2.即家廟。其中供奉祖先遺像。
1.犀的一種。亦稱明犀。
1.亦稱"影燈戲"。用紙或皮剪作人物形象﹐以燈光映于帷布上操作表演的戲劇。
2.今亦指電影。
①干擾、吸引而發生效應玩歸玩,別影響學習|受環境的影響|以你的言行去影響他。②沒有根據的影響附會之談|言之鑿鑿,無一字依傍影響。③蹤影;消息茫然不得影響。
1.見"影像"。
1.亦作"影象"。
2.畫像;遺像。
3.猶影子﹐身影。
4.征象﹐跡象。
5.形象。指人的音行笑貌。 6.指物體的形狀﹑形相。 7.印象。
1.謂死亡。
1.描繪﹐描述。
2.摹寫;描摹。
1.形影不離。比喻關系密切。
仿照圖書或手稿本真跡用照相方法制版的印刷方法。可保持原版的藝術風格。
1.身影。
2.猶隱隱。凝不清貌。
3.不安貌。
凝,若隱若現的樣子影影綽綽有幾個人站在那兒。
1.謂虛占人戶或田產﹐使逃避賦役﹑稅收。
2.冒認占有。
3.遮掩﹐隱蔽。
1.蹤影。
1.猶形單影只。
1.猶形單影只。
1.謂預置財物以待。如望影設質﹐故稱。
2.謂心中映象所據以產生的外界事物。
1.古代測日影﹑定時刻的表柱。引申指法規﹐標準。
1.鏡面或水面映照出來的人﹑物形象。
2.人或物體遮住光線而投下的暗影。
3.凝的形象。
4.指精神世界的體現。
5.表象;輪廓。 6.痕跡;蹤跡。 7.端倪;隱情。 8.指根據。
1.影蹤。
1.含蓄影射的言辭﹑議論。
1.身影﹐蹤跡。
1.癭木制的杯子。
1.中醫病名。生在皮膚﹑肌肉﹑筋骨等處的腫塊。癭多生于頸部﹐皮寬不急﹐按之較軟﹐始終不潰;瘤遍體可生﹐腫塊界限分明﹐按之較硬﹐可能潰破。因發病情況不同﹐而有五癭(筋癭﹑血癭﹑肉癭﹑氣癭﹑石癭)﹑六瘤(筋瘤﹑血瘤﹑肉瘤﹑氣瘤﹑骨瘤﹑脂瘤)之稱。亦專指癭。
2.指蟲癭。
1.指楠樹樹根。可制器具。
1.癭木制的瓢。
1.宋王欽若的外號。
1.贅疣。喻附著之物。
1.指蟲癭。
2.謂頸部生瘤子的疾患。
1.猶癭杯。
1.云霧迷蒙貌。
1.猶掩映。
1.遮蔽。
1.照臨。
2.晶瑩剔透貌。
①映托;襯托在名山、寶塔的映襯下,延安城顯得格外壯麗|突兀的山峰在夕陽中映襯得如同城堡。②并列相反的事物,以收相得益彰之效的修辭格。
1.映照,對照。
1.光輝奪目。
1.輝映。
1.寶石名。寶石有紅藍諸色,據云其中映紅與映藍最為珍貴。參閱清趙翼《粵滇雜記》。
1.猶輝映。互相照耀。
1.遮蔽火光。
1.寶石名。詳"映紅"。
1.謂互相映襯而成一種美的景致。
1.指陽光。
2.映照著日光。
1.無花果的別名。即佛書中的優曇缽樹。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三.無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