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詠謌"。
2.吟詠歌頌。
1.馬刀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二.馬刀》。
1.方言。指一匹馬勞役一天。
1.謂漢司馬相如﹑枚皋二人為文,一工一速。
1.公馬。
2.神名。
1.見"馬融帳"。
1.戰國時,燕昭王欲求賢才,郭隗以買千里馬為喻,說古代有君王懸賞千金買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比喻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必聞風而至。事見《戰國策.燕策一》◇以"馬骨"喻賢才俊士。
1.樹名。即鵝掌楸。
1.漫衍,連綿不盡的樣子。
1.背叛朝廷的藩鎮。
1.兩性相配合。
2.特指兵符的兩半。
3.交纏糾結。
1.交合生育。
1.亦作"盻辰勾"。
2.比喻盼望不易盼到的事。辰勾,極難見到的水星。
1.舊時相術用語。兇惡的目光。
1.書信結尾用語。表示期待與祝愿。
1.亦作"盻睇"。
2.顧盼。
1.看重,眷顧。
2.猶顧盼。向四周張望。
1.眷顧厚待。
1.亦作"盻睞"。
2.觀看;顧盼。
3.眷顧;垂青。
1.顧盼留戀。
1.顧盼;盼望。
1.盼望,想念。
1.急切盼望貌。
2.唐代徐州妓關盼盼。貞元中,張建封納為妾。建封死后,樓居十五年不嫁◇因白居易贈詩中有"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死不相隨"之句,遂感憤不食而死。清汪立名著《白香山年譜》,考定納盼盼為妾者,非建封,乃其子愔。
1.泛指婦女。盼盼,原指唐名妓關盼盼;茶茶,金元時對少女的美稱。
1.原指唐妓關盼盼。借指歌妓。
1.亦作"盻倩"。
2.《詩.衛風.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朱熹集傳"倩,口輔之美也;盼,黑白分明也。"后以"盼倩"形容女子顧盼時的美麗姿態。
1.極言盼望殷切。
1.重視;賞識。
1.眷顧獎飾。
1.希望;指望。
1.亦作"盻望"。
2.殷切地期望。
3.想念。
4.眺望,遠望。
1.盼望;思念。
1.亦作"盻遇"。
2.眷顧,恩遇。
1.流轉的目光。
1.放縱任性。
2.邊際。
3.范圍,限制。
1.背叛君國的臣子。
1.背離道統,不遵循經典規定的指導思想。亦指背離常規的思想或行為。畔,通"叛"。
1.同伴。
1.指不遵守貢物之制。畔,通"叛"。
1.泮宮。古代諸侯王所設的大學。
1.見"畔援"。
1.見"畔援"。
1.界限;邊際。
1.疆界。
1.見"畔牢愁"。
1.漢揚雄所作辭賦篇名,已佚。
2.借指離愁之作。
1.背離;背叛。畔,通"叛"。
1.叛亂,叛逆。畔,通"叛"。
1.背叛的謀劃。畔,通"叛"。
1.武裝叛變。畔,通"叛"。
1.背叛盟約。畔,通"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