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施威力。
2.不自重;沒有威信。
1.訂正著錄。
1.考核選擇。
1.核計用費。
1.猶察明。
1.考釋銘文。
1.俗以購物不中意曰"豱豬頭"。
1.哺乳動物名。外形像魚,體長六米至九米,頭上有噴水孔,口內無齒,有鯨須,背鰭小,身體背面黑色,腹部帶白色。生活在海洋中。
1.見"文案"。
1.亦作"文按"。公文案卷。
2.舊時衙門里草擬文牘﹑掌管檔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屬吏高。
1.文書與檔案的條目。
1.文言文和白話文。
1.紋理鮮明的柏樹。
1.文官打扮。
1.告示﹑布告之類。
1.見"文褓"。
1.亦作"文葆"。
2.繡花的襁褓。
1.公文函件。
1.即電信局。
1.豹子。因其皮有斑文﹐故稱。
1.有花紋的貝殼。
2.紫貝的別名。
1.文教禮樂方面的措施。
1.不文雅﹐粗俗。
1.文件的某種本子。亦指某種文件。
①古代泛指文章、文辭◇指文章的風格筆調。②六朝人把文體區分為文、筆。有韻的作品(詩賦)為文,無韻的文章為筆。也泛稱有情采的詩賦為文,議論記敘一類的文章為筆◇世論文也區分文、筆,如有韻對偶的為文,無韻散行的為筆。
1.宮闕的殿階。借指朝廷。
1.亦作"文弊"。
2.謂尚文之極而成弊害。
1.猶文辯。
1.能文善辯。
2.指辯論的文章。
1.猶文斾。敬稱有影響的文人。
1.公文表章。
1.考選文士的權柄。
2.評定文章的權威。
1.謂文德澆薄。
文章里寫的跟題目對不上。也指所答非所問、或所說的與原來的話聯系不上解釋了半天,都文不對題。
點涂改。寫文章不加修改,很快就完成。形容才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揮筆如飛,文不加點。
1.有花紋的布。
1.吏部。唐玄宗天寶十一年改吏部為文部﹐至德初復舊。參閱《新唐書.百官志一》。
1.文冊簿籍。
1.文章或文學的寫作才能。
①華美的色彩錦繡文采。②文辭才華很有文采|文采風流。
1.橫溢的才華與瀟灑的風度。
2.指才華橫溢與風度瀟灑的人物。
1.見"文采"。
1.文人學子們。
1.公文簿﹑登記簿之類的簿冊。
1.策問。應試文體的一種。
1.深文苛察。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狀。
2.指星神。
3.特指文昌宮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舊時傳說主文運﹐故俗又稱文曲星或文星。
4.即文昌帝君。
5.指文昌省。 6.宮殿名。
1.謂運命上應文昌星。因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如筐形﹐似纏繞北斗﹐故云。
1.見"文昌帝君"。
1.亦稱"文昌帝"。亦稱"文昌君"。
2.即梓潼帝君。
1.見"文昌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