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歡喜自得貌。
2.生動,活潑。
3.徐徐﹑微動貌。
1.爵祿和賞賜。
歐洲君主國最低的封號,不世襲,不在貴族之內。
一種舞曲性質的音樂。20世紀初形成于美國新奧爾良。主要來源于被販賣到美國淪為奴隸的西非黑人的勞動歌曲和靈歌、怨曲等。最初由五至十余人不等的小樂隊即興演奏,以強烈的切分音貫串全曲。20年代起流傳至美國各地。在樂器配合上,通常以小號、長號、薩克斯管、單簧管、小提琴等奏旋律,以鋼琴、低音提琴、吉他、鼓等作為節奏性的伴奏樂器。
1.古代船上的瞭望室。爵﹐通"雀"。
1.爵位和謚號。
1.即銅雀臺。爵﹐通"雀"。
1.凝聚在植物枝葉上的一種露珠。古人認為是陰陽二氣不順所成﹐可致人疾病。與甘露不同。爵﹐通"雀"。
1.官爵和封地。
2.指接受官爵和封地。
1.赤黑色的韋。爵﹐通"雀"。
君主國家貴族封號的等級。
1.城堞上的孔穴。其大僅可容雀﹐故名。爵﹐通"雀"。《墨子.備城門》"城上為爵穴。"孫詒讓間詁"謂于城堞間為空穴,小僅容爵也。"一說﹐爵﹐通"爝"。爵穴為納火的小洞。參閱蔣禮鴻《義府續貂.爵穴》。
1.爵位和封邑。
2.特指封邑。
1.足不離地而跳。表示悲痛之極。爵﹐通"雀"。
1.如雀之跳躍。表示欣喜之極。爵﹐通"雀"。
1.亦作"爵■"。
2.猶爵祿。
1.見"爵秩"。
1.世襲爵位的嫡長子。
1.刨土用的一種農具﹐類似鎬。
1.蚯蚓的糞。
1.蠕動貌。
1.兩獸名。即蛩蛩巨虛和蟨。
1.獸名。即蟨。
1.見"蟨"。
1.見"蟨"。
1.即蚰蜒。
1.掘取;拔出。
1.顛仆,跌倒。
1.謂船擱淺。
1.局促,不自然。
1.顛跌,奔波。
1.跌倒。
1.跌倒。比喻挫敗。
1.震動;震驚。
1.亦作"躡機"。
2.造成手足痿痹的原因。
1.額角叩地。
1.疾行貌。
1.疾起貌。
1.用腳踏發射的弩弓。
2.用腳踏強弩而發箭。
1.跌倒,顛仆。
1.亦作"躡蛩"。
2.《呂氏春秋.不廣》"北方有獸,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趨則踥,走則顛,常為蛩蛩距虛取甘草以與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虛必負而走。"后因以"躡蛩"比喻兩者關系親密無間。
1.局促,不自然。
1.亦作"躡然"。
2.顛仆貌。
3.疾起貌。
4.忽然,突然。
1.暴露;被識破。
1.亦作"躡失"。
2.失足跌倒。
1.顛仆而死。
1.亦作"蹶蹏"。
2.騾馬之類以后蹄踢人。
3.獸類之蹄殘缺。
1.見"蹶蹄"。
1.亦作"躡痿"。
2.足病,疲軟不能行走。
1.亦作"蹶泄"。
2.苦棗的別稱。
1.崛起;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