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射獵用的皮護臂。
1.形容志大而言夸。
1.猶言行雨,布雨。
2.噀酒為雨。
1.形容口齒伶俐,說話悅耳動聽。
1.叉草用的農(nóng)具。
1.交叉。
1.丫杈,植物的枝丫。
1.丫形鏟子。
1.方言。指女該。
1.指人體兩股之間的地方。
1.一種似釕铞兒的扣子。
1.同"丫鬟"。
2.猶言勞駕。
1.謂梳著丫形發(fā)髻。
2.指丫形發(fā)髻。
3.借指童仆。
4.荔枝品種之一。
1.丫髻。小孩的發(fā)式。
2.借指童仆。
3.借指處女。
1.盤曲成叉形。戾,捩。
1.叉路。
1.上端分叉的木頭。
1.喜鵲的別稱。
1.挽著丫髻的兒童。
①女孩子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②婢女。參見丫鬟”。
1.方言。對女孩子的戲稱。
1.丫鬟,婢女。
1.兩髻分叉的形狀。
2.指女孩。
3.象聲詞。
1.枝丫雜亂交叉的樣子。
1.枝椏。
1.物體分叉的地方。
2.方言稱腳為腳丫子,省稱丫子。
1.一種中間有支撐,兩端坐人可以彼此上下起落的兒童體育活動器械。又叫翹翹板兒。
舊時博戲。與攤錢類同。清代金學詩《牧豬閑話》壓寶者,以一制錢閉置盒中,分青龍、白虎、前、后四方之位,以錢壓得‘寶’字者為勝。”另有用小木片刻一至四點,一和四為紅色,二和三為黑色,任置一片于盒中。博者按點數(shù)或大小紅黑格分別壓注,中者為勝◇之搖攤,代以骰子,仍沿用壓寶之稱。
1.用石磙磙壓攤在場地上的谷物。
1.謂隨車保護或監(jiān)守。
1.物體稱起來分量大(多就同體積的而言)。
1.壓紙用的一種尺狀文具,用金屬玉石等制成。
1.謂因受壓抑而心境失常。
1.比喻委以重任,以使人受到鍛煉,增長才干。
1.勝過;超越。
2.戰(zhàn)勝;征服。
1.唐寶歷間,楊嗣復在新昌里第宅宴客,元稹﹑白居易都在座,賦詩時,刑部侍郎楊汝士的詩最后寫成,也最好。元白看后為之失色。當日汝士大醉,回家對子弟說"我今日壓倒元白!"事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稱作品超越同時代著名作家為"壓倒元白"。
能將機械量與電量相互轉(zhuǎn)換的陶瓷。當受力作用時會在陶瓷表面成比例地產(chǎn)生電勢差,反之當加上電壓時會成比例地發(fā)生幾何形變。有鈦酸鋇、鋯鈦酸鉛和鈮酸鹽型陶瓷三個系統(tǒng)。用于制造揚聲器、魚群探測器、壓電陀螺、陶瓷變壓器、濾波器等。
1.露天的墻頂上用磚﹑瓦等筑成的覆蓋層。
1.跟在隊伍后面保護或監(jiān)督。
1.一種睡帽。用以保護發(fā)型,使頭發(fā)不凌亂。
1.猶加餐。
1.見"壓服"。
1.亦作"壓伏"。
2.被迫服從;用強力制伏。
1.埋沒;困頓。
1.一種用木棍壓腿的酷刑。
1.根本;從來。
1.使紙面光滑的一種造紙工藝技術(shù)。
1.臨近天黑時候。猶傍晩。
1.謂吃東西緩解饑餓。
1.積存;積壓。
1.強使價格降低。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