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相提而論"。
1.偏私不公正。
2.枉曲﹐不分曲直是非。
1.阿諛欺騙。
1.唯唯喏喏﹐迎合順從。
1.一種有臭氣的植物。根莖的漿液干燥后﹐中醫用為幫助消化﹑殺蟲解毒的藥物。
1.祖父。
2.對年長者的敬稱。
3.為老年男子的自稱。
4.父親。
5.用以稱丈夫的父親。
1.指清吳三桂。吳三桂征西﹐殺人如麻﹐故民間以"阿吳"為恐嚇小孩之語。
1.指唐武則天。
1.唐人稱武則天。
1.唐中宗幼女安樂公主對其祖母武則天的稱呼。
1.猶東西﹐對人的戲稱或蔑稱。
1.三國魏荀攸之妾的小名。《三國志.魏志.朱建平傳》﹕"初﹐潁川荀攸﹑鐘繇相與親善。攸先亡﹐子幼。繇經紀其門戶﹐欲嫁其妾。與人書曰﹕'吾與公達曾共使朱建平相﹐建平曰﹕"荀君雖少﹐然當以后事付鐘君。"吾時啁之曰﹕"惟當嫁卿阿鶩耳。"何意此子竟早隕沒﹐戲言遂驗乎!今欲嫁阿鶩﹑使得善處。'"后用以代稱他人的妻妾。
1.亦作"阿緆"。
2.精致的絲織品和細布?!稘h書.禮樂志》﹕"被華文﹐廁霧縠﹐曳阿錫﹐佩珠玉。"顏師古注引如淳曰﹕"阿﹐細繒。錫﹐細布也。"《文選.司馬相如》﹕"于是鄭女曼姬﹐被阿緆﹐揄纻縞。"李善注﹕"緆與錫古字通。"《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漢書.司馬相如傳上》作"阿錫"。一說為齊東阿出產的細布。見明楊慎《藝林伐山.阿錫》。參見"阿縞"。
1.見"阿錫"。
彝族支系阿細人的創世史詩。先基”,阿細語意為歌或歌曲。全詩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最古的時候”,敘述天地萬物的起源和人類早期的生活習俗。第二部分男女說合成一家”,記敘阿細人獨特的婚姻和風俗習慣。
也稱阿西跳月”、跳月”。自稱阿西”、撒尼”的彝族民間傳統舞蹈。流行于云南彌勒、路南、瀘西等地。青年男女社交娛樂形式。男舞者彈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著節拍與男對舞?;蛘郀渴謬?,左右擺動,拍掌踹腳,旋轉而舞。
1.親附而卑下之。
1.三國魏阮籍侄阮咸﹐有才名﹐后因稱侄為"阿咸"。
1.對農民的污蔑性稱呼。亦用為對孤陋寡聞者的戲稱。
1.神話傳說中的推雷車的女神。
1.雷神之車。亦借指雷聲。
1.最小的兒子。
1.哥哥。
2.叔父。
1.梵語asura的譯音?;蜃g為"阿素若"﹑"阿須倫"﹑"阿須羅"。意譯不端正(容貌丑惡)或無酒﹐或非天(與天相似)。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鬼神。佛教采用其名﹐名為無酒神﹐亦名為無善神。
1.曲從循私。
1.亦作"阿猣"。
2.迎合曲從。
1.嘆詞。表示驚訝。
1.象聲詞◆痛聲。
南美獨立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1824年12月9日,在秘魯阿亞庫喬平原,玻利瓦爾的部將蘇克雷率軍與西班牙主力部隊展開激戰,西軍雖然占有地形和兵力上的優勢,但卻遭到圍殲。此役后,秘魯全境解放。
1.自稱。猶我。
2.引申為自己生養的。
1.亦作"阿耶"。父親。
2.主人。
3.祖父。
1.見"阿爺"。
2.象聲詞。
1.父母親。
1.古代獠族對婦女的稱呼。
1.唐杜牧侄的小名。
①〈方〉母親的姐妹。②稱呼跟母親輩分相同、年紀差不多的婦女王~ㄧ售票員~。③對保育員或保姆的稱呼。
1.諂諛邪僻。
1.阿諛逢迎。
1.即無花果。果實肉質柔軟﹐味甘。可入藥﹐開胃止痢。
1.迎合他人的意旨。
1.曲從其意﹐以取悅于人。
1.庇護隱瞞。
作家、文學理論家。原名錢德富,筆名錢杏fe66?。安徽芜喝?。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與組織太陽社。1930年參加左聯??箲鹌陂g主編《救亡日報》等,后在新四軍工作。建國后曾任天津市文化局長、中國文聯副秘書長。著有詩歌、小說、散文,尤以戲劇成就最高,有歷史劇《李闖王》、《碧血花》等。有《阿英文集》。
1.偏私袒護。
迎合別人的意思,說好聽的話(含貶義)~奉承 ㄧ~曲從。
1.曲意奉承﹐取悅于人。
1.梵語的譯音。數詞。兆﹐即一萬億。
1.象聲詞◆痛聲。
1.即阿育王。
1.即塔。阿育王改奉佛教后﹐傳說于各地建立八萬四千塔﹐故名。
1.梵語?;蜃g作阿輸迦。意為無憂王。為古印度名王旃陀羅笈多之孫﹐賓頭沙羅之子﹐初奉婆羅門教﹐后皈依佛教﹐崇佛教為國教。頒布許多以佛教治國的敕令﹐刻在山巖或石柱上﹐并派人到國外傳教﹐對以后佛教的發展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