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深遠宏大。
1.舊蘇州府的別稱。始見宋龔明之《中吳紀聞》。
2.舊鎮江府的別稱。
1.指五行中的土運。舊時以五方配五行,中央屬土,故稱。
1.白天十二點左右的時間。
1.猶言冒犯違忤。
1.前后相間一足之地。
1.切中時務。
1.半夜。
1.中國和西洋。
1.比喻在某種事物中中國和西洋的精華合在一起。
1.中間停歇;中止。
2.次子。
1.心地狹隘。
1.指古代田地或賦稅等級的第六等。
2.中等里的下等。
3.指中策和下策。
1.指華夏;中國。
2.指中原地區。
3.夏季之中,指農歷五月◇亦指盛夏。
1.指一般的賢人。
1.指中原。
2.中等規模的縣。唐代諸州分上縣﹑中縣﹑中下縣﹑下縣諸等。宋諸路所屬亦有中縣﹑中下縣之分。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三》﹑《宋史.地理志》。
1.又稱中心線。位置居中的線。
2.三角形的一頂點與對邊中點的連線。
3.把球場劃分為兩個相等場區的線。
一種機場地面燈光設備。即標明機場跑道中心線位置的照明設備。由密封底座、光源、透鏡和高強度燈蓋組成。裝置埋于地下,但高出地面數毫米。在夜間或能見度差的情況下,使飛機能在跑道和滑行道上的正確位置起飛、著陸和滑行。
1.金代為吏部文官正五品的封階,明清則為文職正四品封階。
1.中傷陷害。
1.墓道。
1.鄉中。
2.指中陽里。
在三段論的兩個前提中都出現的共同概念。它作為小項和大項的中介,把兩者聯系起來,從而推出結論。
1.中夜,半夜。
1.中夜起舞。
1.猶中天,高空。
中國指人口在50萬以下的城市。其中人口在20萬以下的為小城市,人口在20萬至50萬的為中等城市。一般是一個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官名。秦漢置,為將作大匠屬官,佐治宮室。唐有中校署,屬將作監,掌舟車等事。
2.主帥所在的營帳。校,古代軍營的名稱。
3.軍銜的一級,低于上校﹑高于少校。
1.為邪氣所侵襲。
2.喻表現反常。
1.官名。古代王侯的侍御近臣。
2.臣僚受職或受賞后入朝謝恩。
3.古代臣子上謝表,例有"誠惶誠恐,頓首死罪"一類的套語,表示謙恭◇人編印文集往往從略,而旁注"中謝"二字。
1.層疊的坐席。古人席地而坐,以坐席層疊的多少表示身分的高低。
2.《后漢書.儒林傳上.戴憑》載戴憑解經不窮,"遂重坐五十余席"◇用以借指學問淵博的儒者。
1.重疊的險象。
2.層層險阻的地勢。
1.再次出現。
1.指兩層的車箱。
2.百合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百合》。
1.慎重思考。
1.猶九霄。指天空高處。
1.最重的喪服。
1.沉重的木枷。
1.指沉重的桎梏。
①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在不改變物體形狀的情況下,物體的重心與其所在位置和如何放置無關。有規則形狀、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②三角形三條中線的交點。重心和頂點的距離等于對應中線長的三分之二。重心與三個頂點的連線,分三角形為三個面積相等的小三角形。它到三邊的距離與三邊長成反比例。三角形的重心在三角形形內。③工作的中心;事情的主要部分抓住重心|工作重心的轉移。
1.又一次。
2.從頭另行開始。
3.再次裝修使面貌一新。明李贄有《棲霞寺重新佛殿勸化文》。
1.猶言重整旗鼓。
1.猶大星。
1.重的刑罰。
2.加重刑罰;施以嚴刑。
3.猶慎刑。謂不輕易用刑。
1.謂不妄動,動必以禮。
2.重予,重加。
1.謂機器﹑武器等在重量﹑體積﹑功效或威力等方面比一般型號同類產品特別大的。
1.猶大姓。
1.指優厚的薪俸。
1.猶兼味。兩樣菜肴。
1.指深的山洞。
1.重要財富。指寶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