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舊時稱為正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即《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唐書(舊唐書)》、《新唐書》、《五代史(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1.謂不為人知的德行。
1.亦作"潛邸"。
2.指皇帝即位前的住所。
3.借指太子尚未即位。
1.指藏在泥土中過冬的蟲。
1.暗中。
1.幽洞。
1.暗暗測算。
1.亦作"潛盾"。
2.暗中衛(wèi)護。
1.謂窩藏贓物。
1.隱退。
2.暗逃。
1.隱藏;躲藏。
1.暗發(fā)。
1.指尚未即位的帝王。
2.指帝王為王侯時的封地。
1.暗涌。
1.收藏兵器。亦指隱蔽軍事實力。
1.隱者。
1.亦作"潛伏"。
2.隱藏;埋伏。
1.暗中信服。
1.衣內(nèi)藏甲。《周禮.天官.閽人》"潛服賊器﹐不入宮。"鄭玄注"潛服﹐若衷甲者。"孫詒讓正義"潛服﹐亦謂奸人隱密而襲戎服者。"一說深衣。
1.暗暗漂去。
1.暗中相符。
1.謂無形的感應(yīng)。
1.謂無形中造成。
1.謂無形中遭遇。
1.鶴的一種。
1.隱藏光彩。比喻才華不外露。
2.指隱居。
1.見"潛光隱耀"。
1.謂隱藏德才。
1.隱藏光采。常指隱居。
1.謂暗暗地剁成肉醬。
1.亦作"潛戶"。
2.隱藏的洞穴。
3.深隱的門戶。
1.于無形中發(fā)生變化。
1.暗中謀劃。
1.謂內(nèi)心的思念。
2.暗藏;暗蓄。
1.遮蔽光輝。
1.謂掩藏才智。
1.暗中毀壞。
1.秘密會見。
2.暗合。
1.水草茂盛貌。
1.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1.僻遠荒蕪之地。
1.謂滅火;防火。
1.暗中為患。
1.匿跡。
1.隱藏。
1.亦作"潛計"。
2.心算。
1.偷渡。
1.沉寂。
1.喻被埋沒的賢才。
1.暗暗震動。
1.專心一意。
2.隱蔽光輝。精,精光。
3.謂隱居。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