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應允。
1.古代在馬上使用的長矛。
1.酥油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酥》。
一次嚴重的大氣污染事件。1930年12月發生在比利時列日市西部人煙稠密的馬斯河谷。當地工廠排放的多種有害氣體與濃霧混合在一起籠罩地面,使數千人發生呼吸系統疾病,有六十多人病故,許多家畜死亡。據推測是二氧化硫等幾種有害氣體和粉塵的綜合作用所致。
阿曼首都。人口549萬(1994年)。深水港口,扼波斯灣出入印度洋的門戶,地理位置重要。有傳統手工業。新興工業有海水淡化廠、煉油廠、發電廠等。
荷蘭歷史名城。人口113萬(1983年)。產煤,有冶金、化學、橡膠、玻璃等工業。中歐和北歐間交通樞紐。市內多名勝古跡,有建于5世紀的教堂以及歐洲巴羅克建筑的市政廳和現代藝術博物館。《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簽訂于此。
1.馬夫的賤稱。
1.謂錢財用盡。
1.七九步槍的一種。馬步兩用,有四個穿背帶的環,故名。
1.買賣馬等牲畜的市場。
1.有關馬買賣引起的訴訟。
1.古代迷信謂馬觸犯了馬神所患的疾病,如馬癲之類。
1.舊時高門大戶前供上下馬的石臺。
1.亦稱"馬飯"。
2.即蕕草。俗名蟋蟀草。一年生草本。葉片線形至披針形,夏季抽穗。多生于荒野路旁和農田間,分布極為廣泛,為一種優良的秋季牧草。
1.舊指苗彝等族女子未婚前的情人。
1.佛教傳說中化作美女﹑使人永絕淫欲的觀世音。
1.見"馬唐"。
1.即馬褡。
1.馬燈。一種手提的防風雨的煤油燈。騎馬夜行時可掛在馬身上。
1.亦作"馬蹄"。
2.馬的蹄子。
3.《莊子》篇名。以"伯樂善治馬"為殘害"馬之真性"等比喻,抨擊儒家提倡仁義禮樂為桎梏"民性",要求回到自然狀態◇遂以指聽其自然。
4.指箭靶。
5.馬蹄狀的硯臺名。 6.馬蹄金。 7.沉香的別名。 8.莼菜的別名。 9.方言。荸薺。 10.燒餅名。
1.藥草名。即決明。
1.見"馬鬃"。
1.高年。
1.語出《書.大禹謨》"耄期倦于勤。"謂年老倦勤。《新唐書.封常清傳贊》"祿山裒百斗驍虜;乘天下忘戰,主德耄勤,故提戈內噪,人情崩潰。"后多謂雖老猶勤曰"耄勤"。
1.老儒。
1.老小。
1.衰老。
1.思緒紛亂。
1.老朽;衰老。
1.年老碩學之士。
1.寬廣。
1.寬廣而荒僻。
1.猶延袤。伸展延續。
2.引申為輾轉延擱。
1.寬廣遼遠。
1.嫉妒。
1.嫉妒別人的功勞。
1.嫉妒怨恨。
1.嫉妒。
1.嫉妒。
2.指嫉妒的人。
1.忌人之能,而欲居人之上。
1.嫉妒賢能。
1.嫉妒怨恨。
1.即鉚釘。因其頭形如帽,故名。
1.帽的頂端。
2.帽子頂上所綴的結子或珠寶。
1.即風帽。
1.見"帽兒光光"。
1.亦作"帽兒光"。亦作"帽光光"。
2.本為宋元明時代民間贊賀新郎衣帽整潔的諧謔語。亦用作做新郎的隱語。
1.方言。指大碗中盛得堆尖的白米飯。
1.見"帽兒光光"。
1.安在制服帽前正中的徽章。
2.綴在帽上的珠寶類飾物。
1.安在帽子前面正中的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