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在馬上使用的長矛。
1.爭艷于春日。
1.爭棋路。
2.指下棋。
3.爭占道路。
1.怎得。
1.爭奪土地。
2.指戰爭雙方必然爭奪的險要之地。
1.爭,通"諍"。能直言規勸兄長的弟弟。
1.爭論的中心。
1.爭奪;斗毆。
2.奮斗,戰斗。
1.爭相忌妒。
引起爭執的事由挑起爭┒耍爭端頻生。
1.猶爭長競短。
1.亦作"爭敚"。
2.爭斗奪取;爭著奪取。
1.見"爭奪"。
1.爭奪險要之地。
1.形容搶時間,不放過一分一秒。
1.競相奮發。
1.為男女風情而爭競。
1.為爭奪男女私情而互相嫉妒。
1.爭勝;交兵作戰。
2.猶言爭風吃醋。
1.見"爭風吃醋"。
1.爭相前往。
1.怎敢。
1.爭奪功利或功勞。
1.爭吵;結怨。
1.與之比試光輝。
2.泛指比試高下。
3.爭著承受光明。
4.競相顯出光彩。
5.爭取榮譽。
1.爭奪君位。
1.競相回旋。
1.謂為小技而爭執。
1.諫諍,直言規勸。爭,通"諍"。
1.相撲;摔跤。
1.怎教。
1.為仕宦而相爭。
1.謂為名利而爭逐奔走。亦泛指互相爭勝。
2.爭執;計較。
3.猶爭差。
1.斗爭;抵抗。
1.怎可。
1.猶怎肯。
1.爭吵;爭辯。
1.指點明白。
1.按印在契約﹑證件﹑單據等上面的指紋。參閱清湯右曾《談征.事部.指摹手摹》。
1.手指而目視之。語本《禮記.大學》"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后以"指目"謂眾所注視或眾所指責。
2.引申為矚目。
1.提供拿獲罪犯的線索。
指南針。比喻正確的指導或依據人生指南|旅行指南。
1.我國古代用來指示方向的車。相傳黃帝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兵士皆迷。黃帝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蚩尤。又周初越裳氏來貢,使者迷其歸路,周公賜以輟車,皆為司南之制◇東漢張衡﹑三國魏馬鈞﹑南朝齊祖沖之皆有造指南車之事。唐元和中,典作官金公立曾上指南車﹑記里鼓。宋天圣五年,燕肅又創意造車,大觀元年,吳德隆亦獻制車之法。自晉代以后,皇帝車駕鹵簿多用指南車為前導。宋岳珂《愧郯錄.指南記里鼓車》記其形制甚詳。參閱晉崔豹《古今注.輿服》﹑《晉書.輿服志》﹑《宋書.禮志五》﹑《宋史.輿服志一》。
1.猶聲東擊西。
散文篇名。南宋文天祥作。是作者詩集《指南錄》的序之一。文中回顧了作者出使元軍被扣留,逃出后歷盡艱險,多次瀕臨死亡的經過,抒發了誓死報國的慷慨豪情。
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1.猶赴難。
1.指望,指靠。
1.比擬。
1.見"指佞草"。
2.謂指摘邪佞。
1.傳說中能識別奸偽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