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太湖石。通體多孔而玲瓏剔透,可用以裝治假山,點綴庭院。
1.猶言煙消云散。
1.遙遠的路程。
2.喻遠大的前程。指得意的仕途。
3.云中之路。
1.傳說中龍的別稱。
2.喻指駿馬。
3.有云螭為雕飾的杯盤。
1.高山頂上的池水。
1.有云狀紋飾的管樂器。
1.指陰暗的天色。
1.喻指男女間離別之情。
1.喻指離情別愁。
1.聳立的云。
2.高聳貌。
1.銀河。
1.亦作"云窗"。亦作"云竢"。
2.華美的窗戶。常以指女子居處。
3.云霧繚繞的窗戶。借指深山中僧道或隱者的居室。
1.為云霧繚繞的窗戶和居室。借指高聳入云的樓閣。亦指建于極高處的樓閣。
1.同"云窗霧閣"。
1.指華美的居處。
1.指華美幽靜的居處。
1.猶言云窗月戶。
1.見"云床"。
1.神仙所乘之車。以云為之﹐故云。
1.高山上的祠廟。
1.會聚﹔會合。
1.語出《詩.齊風.敝笱》﹕"齊子歸止﹐其從如云。"后用"云從"比喻隨從之盛。
2.借指隨從者。
1.駿馬。因奔馳如騰云﹐故稱。
1.云飛行向前。
1.謂如云霧的疾行。
1.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
1.云氣籠罩的村落﹑山村。
1.帶狀的云。
1.道士燒煉的丹藥。
1.云母的一種。
1.像烏云一樣黑。語出晉潘岳《藉田賦》﹕"青壇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云布。"
1.云霧籠罩的海島。
1.高山上的石級。
1.云中的小水滴﹐直徑約為四至一百微米。
1.高大的宮殿樓閣。
2.為云霧繚繞的居室。
1.空中的雕鳥。
1.山名。在四川境內。
2.山名。在浙江省瑞安縣東。
3.高山頂上。
1.謂天氣寒冷時陰云凝聚。
1.高入云表的梁棟。
1.洞名。在江西省上饒縣西。天欲雨時先有云出﹐故名。宋辛棄疾有《水調歌頭.九日游云洞和韓澗尚書韻》詞。鄧廣銘箋注"《上饒縣志》卷五﹐《山川志》'云洞在縣西三十里開化鄉(xiāng)天欲雨則興云。'"
2.云霧繚繞之山洞。
3.指隱逸者或仙人的居處。
1.蒙古語音譯。意為帶刀的人,元代用以名皇帝的侍衛(wèi)官。
1.便轎。
2.高處的雀巢。
3.繡花的兜肚兒。
1.蕓豆。菜豆的通稱。
1.菜豆種子磨成的粉。
1.猶言云氣聚集。
1.云氣出沒的山洞。
1.有云形圖案的錦緞。
1.軍旅﹐部伍。
1.指石碓。
1.仙女。
2.泛指美女。
1.高聳入云的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