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粗劣,不堅實。
1.猶騷擾,攪擾。
1.蠻橫的人。
1.謂陷人于罪。
2.額外收入。
1.充塞,充滿。
2.堵塞,阻擋。
1.粗鄙沒有文化。
1.見"橫三豎四"。
1.見"橫三豎四"。
1.恣意殺戮。
1.廣闊的沙漠。
1.學舍♂,通"黌"。
1.挺身,置身。
①縱橫雜亂地生長蔓草~。②意外地發生~枝節丨~是非。③層出不窮地表露妙趣~。
比喻意外地插進了一些問題使主要問題不能順利解決。
1.猶陳尸。
1.謂極騁智辯,無所顧忌。
1.橫置,橫放。
1.蠻橫的使者。
1.充滿世間。
兇事;橫禍。
1.指戰國時代連衡的形勢。
〈方〉副詞,表示揣測;大概他~快四十了吧?丨天又悶又熱,~要下雨了。
1.古代車前供人憑倚的橫木。
1.遠遠離去。
1.殘暴吞食。
1.猶言超秩拔擢。
1.學堂,學舍♂,通"黌"。
1.大道,大路。
2.橫于道旁。
反正(表示肯定)他~要來的,不必著急。
1.猶縱橫。
2.猶橫豎,反正。表示肯定。
1.謂從遠處說。
2.騁詞游說。
1.亦作"橫說豎說"。
2.多方論說,反復喻解。
1.橫持長矛。指從軍或習武。
2.形容氣概豪邁。
1.軍旅征途中,在馬上橫著長矛吟詩。多形容能文能武的豪邁瀟灑風度。
1.指縱橫交織的蛛絲。
1.任意據為私有。
指因自殺、被害或意外事故而死亡。
1.泛指殺人害命的盜徒。
①指發怒或發急輸紅了眼。②眼紅。
①病,因急性結膜炎而眼白發紅。俗稱紅眼。②羨慕別人有名或有利而心懷忌妒的毛病。
1.亦作"紅焰焰"。
2.形容紅如火焰。
1.指國難。古人以為丙午﹑丁未是國家發生災禍的年份。丙丁為火,色紅;未屬羊,故稱。宋代柴望作《丙丁龜鑒》,歷舉戰國到五代之間的變亂,發生在丙午﹑丁未年的有二十一次之多。
1.古人名。
2.紅日。
用紅筆批改過的校樣。
1.見"紅藥"。
1.汞溴紅水溶液的俗稱。常用皮膚創傷消毒藥。
楓樹、黃櫨、槭樹等的葉子秋天變成紅色,叫紅葉。
1.傳統戲中所用一字形的假須,紅色≮色者稱黑一字。均為上唇短髭,連鬢。帶此須者,多為莽壯而不修邊幅的角色,如《戰宛城》中的典韋。
1.紅色衣裳。
2.喻指紅色羽毛。
3.荷花瓣的別稱。
1.紅衣大炮的別稱◇金天聰五年(1631年),紅衣大炮造成,欽定名鐫曰"天佑助威大將軍",故稱。
1.我國明末清初仿照荷蘭大炮所造的炮。用鐵鑄成,也稱紅衣鐵炮§衣,紅夷的轉稱。參見"紅衣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