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受到同樣的刑罰。
1.寬心歇息。
1.款待答謝。
1.誠心。
1.從容徐緩貌。
1.親切敘談。
1.謂學問淺﹑見識少。語出《莊子.達生》"今休﹐款啟寡聞之民也。"
1.殷勤接待。
1.款待。
1.空話。
2.懇切的言詞。
1.見面暢談。
1.設宴款待。
1.同"款宴"。
1.款式﹐式樣。
1.猶真情。
2.指感情真摯。
1.納款的禮物。
1.和談。
1.誠意。
1.謂從實認罪。
1.疲勞貌。
1.親切交談﹐懇談。
2.猶言輕聲細語﹐軟語。
1.猶款待。
1.真誠的心愿。
1.誠意約請。
2.猶盟約。
1.空泛雜亂。
1.亦作"歟占"。
2.猶供詞。
1.真誠懇切。
1.亦作"歟志"。
2.誠懇的意愿。
3.同"款識"。
1.式樣。
1.猶款式。
1.緩緩相隨。
1.供狀。
2.指罪證。
1.感情懇摯﹐立意不凡。
1.落款。
1.舒緩而無所拘束。
1.中間空的鼎足。
1.謂匡輔君主,以成霸業。
2.輔佐霸主。
1.輔佐防衛。
1.匡正輔佐;糾正補救。
1.匡正補益。
1.謂好學寒士的屋壁。典出漢匡衡鑿壁偷光故事。
1.輔助補救。
1.亦作"匡敕"。
2.正直謹慎。語本《詩.小雅.楚茨》"既齊既稷,既匡既勑。"毛傳"勑,固也。"孔穎達疏"既能誠正矣,既能慎固矣,于祀之禮無所失。"朱熹集傳"匡,正;敕,戒。"
1.匡正保持;匡正扶持。
1.亦作"匡飾"。
2.匡正整治。
1.見"匡勑"。
1.見"匡床"。
1.邊框。
1.糾正教導。
1.《漢書.匡衡傳》"諸儒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注"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應劭曰'鼎,方也。'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敬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服﹑應二說是也。賈誼曰'天子春秋鼎盛',其義亦同,而張氏之說蓋穿鑿矣。假有其書,乃是后人見此傳云'匡鼎來',不曉其意,妄作衡書云'鼎白'耳。字以表德,豈人之所自稱乎?今有《西京雜記》者,其書淺俗,出于里巷,多有妄說,乃云匡衡小名鼎,蓋絶知者之聽。"后世多從張晏和《西京雜記》之說,以"匡鼎"為匡衡。
1.扶助奠定;扶助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