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借故推托。
1.亦作"煙水"。
2.霧靄迷蒙的水面。
1.猶言水鄉澤國。
1.指遁跡江湖的愿望。
1.古跡。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上。宋周敦頤子司封郎官壽建。取薄煙籠水之意以為名。亭久廢,清康熙五十九年重建。見《嘉慶一統志.九江府.古跡》。
1.亦作"煙絲"。
2.指細長的楊柳枝條。
3.吸煙時噴出的煙縷。
4.煙葉加工后切成的細絲。
1.煙霧繚繞的寺廟。
1.古代對天神的祭祀。祭時先積柴,再加牲體﹑幣帛等祭品于柴上燒之,使煙升起,表示告天。煙,通"禋"。
1.煙鋪。
1.云煙中的蒼松。
1.亦作"煙穗"。
2.指垂柳的枝葉。
3.猶煙縷。
1.蓑衣。
1.亦作"煙蓑雨笠"。
2.指蓑衣斗笠兩種雨具。
3.借指隱者的服裝或隱者優游自適的生活。
1.亦作"煙榻"。
2.煙床。
在山東省東北部、藍煙鐵路終點,北臨黃海。是山東省東北部重要海港和漁業基地。1938年設市。人口1486萬(1995年)。工業發達,為中國對外貿易港,1984年辟為對外開放城市。特產煙臺蘋果、葡萄酒和麻布繡花。高等學校有煙臺大學。
1.亦作"煙炲"。
2.煙氣凝成的黑灰。
1.嬌媚裊娜的姿態。
1.煙火。
1.亦作"煙堂"。
2.舊時供吸食鴉片煙的房間。
1.亦作"煙濤"。
2.煙波。
1.煙柳枝條。
1.亦作"煙條雨葉"。亦作"煙條露葉"。
2.濕潤的繁枝密葉。
1.亦作"煙汀"。
2.煙霧籠罩的水邊平地。
1.亦作"煙艇"。
2.煙波中的小舟。
1.亦作"煙通"。
2.即煙囪。
1.亦作"煙頭"。
2.紙煙燃吸后的殘余部分。
1.亦作"煙突"。
2.煙囪。
1.亦作"煙土"。
2.未經熬制的鴉片。
1.亦作"煙瓦"。
2.指綿延的屋宇。
1.灰燼。
1.亦作"煙窩"。
2.即煙袋鍋。
1.煙焰。
1.煙霧中的草叢。亦指云煙迷茫的草地。
1.猶云集。
1.亦作"煙霧"。
2.泛指煙﹑氣﹑云﹑霧等。
3.喻指輕薄的紗羅。
1.煙霧籠罩的溪谷。
1.煙脂般的深紅色。
1.亦作"煙匣"。
2.裝鴉片煙膏的盒子。
3.指裝香煙或煙絲的盒子。
1.亦作"煙霞"。
2.煙霧;云霞。
3.泛指山水﹑山林。
4.指紅塵俗世。
5.特指吸鴉片時噴出的煙團。
1.名勝。在浙江杭州南高峰下。洞中原有石刻羅漢六尊,吳越王補刻十二尊,共成十八,旁有佛手巖。參閱《浙江通志.山川一》。
1.謂酷愛山水成癖。
1.亦作"煙霞侶"。
2.與山水結成伴侶。喻性好山水。
3.指游山玩水的伴侶。
4.指山林隱士。
1.山水清潤的氣息。
1.指神仙的風姿。
1.亦作"煙霞心"。同"煙霞志"。
1.游山玩水的伴侶。
1.指棲隱之所。
1.謂隱居山林之心。
2.謂修煉成仙之心。
1.亦作"煙線"。
2.猶煙縷。
1.亦作"煙霰"。
2.蒙蒙的雪珠。
1.亦作"煙消火滅"。
2.比喻事物消失,不留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