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深恩;大德。
1.《五燈會元.青原下十三世.長蘆清了禪師》"師一日入廚看煮面次,忽桶底脫。眾皆失聲曰'可惜許!'師曰'桶底脫自合歡喜,因甚么卻煩惱?'"禪宗因以喻悟脫之境。
1.拳術術語。用腳勾人,使人跌倒的招數。
1.一種盛肴饌的桶形盤子。
也稱筒裙”。傣、fc67!⒌擄骸⒕捌摹⒗璧茸宓母九傳統裙服。流行于云南、海南等省。因其形似圓桶而得名。用方幅土布或絲綢稍加裁剪、聯綴而成。分長短兩種,長裙及腳面,短裙及膝蓋,裙面織有花紋圖案。
1.小籠。
1.謂圓筒容器。
2.指供做皮衣用的毛皮成件。亦指毛皮衣。
1.指桶狀焰火。
1.圓桶形的帽子。
1.見"筒中布"。
1.一種引水灌田的機械設備。可利用水流沖擊力﹐使挽水之筒次第隨輪轉動﹐轉至高處時﹐筒內之水自動傾入特備的水槽內﹐流入農田。也稱"天車"。
1.竹席。
1.一種捕魚的用具。
1.見"筒糵"。
1.植物名。桂的一種。
1.首飾名。古代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佩戴的一種耳環。
1.藏于竹筒內的暗箭。為袖箭之屬﹐可以連發。
從褲中襠部位至腳口的尺寸大小一樣,形成筒狀褲腿的西裝褲。褲管寬松、挺直,給人以整齊、穩重的美感。多與西服、西式大衣配套穿用。老年、中年和青年皆宜。
1.筒車取水所用的輪盤。
1.見"筒糵"。
1.亦稱"筒米"。亦稱"筒飯"。
2.食品名。以菰葉裹黏米﹐類似后世的粽子。
1.裙身呈筒狀的裙子﹐上﹑下部肥瘦略同﹐一般長不過膝部﹐沒有褶子。
1.古代捕魚用具。
1.半圓筒形的瓦。
1.古代用以保護身體的一種戰服。
1.古時利用竹筒熏烤的一種烹調方法﹐也叫黃炙。
1.古代細布的一種。因多卷作筒形﹐故稱。
1.竹筒。
2.猶鞭炮。
1.古代一種名貴細布名。
1.竹筒狀的器物。
2.未經縫制的皮毛上衣原料。
1.一種雜技名。
1.裝訂線裝書冊時﹐另用雙葉有色紙加在書冊前后以作保護﹐稱為"筒子皮"。
1.猶甕酒。
1.短襖。
1.圓筒狀的屋瓦。
1.古代布名。
1.慘痛。
1.悲痛傷悼。
1.痛哭。
1.極度地悲哀怨恨。
1.沉痛懷念。
1.因悲哀過度而昏厥。
1.痛哭。
1.悲痛哭泣。
1.謂悲痛之極。
1.痛飲而醉。
1.悲痛憐愛。
2.疼愛﹐關切喜愛。
1.病名。中醫指以疼痛劇烈為主癥的痹癥。
1.狠狠地用石針扎皮肉治病。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針。
1.極力貶低。
1.病痛﹐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