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譯祆教”、拜火教”、波斯教”等。波斯(今伊朗)古代的主要宗教。公元前6世紀由瑣羅亞斯德創(chuàng)立。主要經(jīng)典為《波斯古經(jīng)》。主張善惡二元論。要求人們從善避惡,棄暗投明。禮拜圣火為主要宗教儀式。公元7世紀后漸衰。今在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尚有少量信徒。公元6世紀南北朝時傳入中國,隋唐時曾在東西兩京(洛陽、長安)建立祆祠,但信奉者多為外國人。
1.見"笑溶溶"。
1.猶散亂。
1.見"笑訕"。
1.亦作"笑姍"。
2.譏笑。
1.延續(xù)不斷。
1.猶放眼。
1.招聘,招募。
1.仰慕。
1.拖延擱置。
1.見"延髓"。
1.延長壽命。
2.猶迎年。謂祈禱以求豐年。
3.指西漢協(xié)律都尉李延年。
4.南朝宋文學家顏延之的字。
1.針灸的異稱。
延長壽命,增加歲數(shù)如今的生活好了,又講究科學,真可以延年益壽了。
1.古代帝王賜給老臣的手杖,以示優(yōu)遇。
1.聘請。
1.古代津渡名。晉時屬延平縣(今福建省南平市東南),故稱。據(jù)《晉書.張華傳》載,豐城令雷煥得龍泉﹑太阿兩劍,以其一與張華◇華被誅,劍即失其所在。雷煥死,其子持劍行經(jīng)延平津,僅躍出墮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見兩龍蟠縈,波浪驚沸。劍亦從此亡去。
即鄭成功廟”,又稱開山王廟”。在臺灣省臺南市。清初建廟,為紀念鄭成功而建,以他的封號延平郡王命祠。正殿供鄭成功塑像,后殿及兩廂祀鄭母、鄭氏子孫像。朱門紅墻,琉璃碧瓦,氣勢雄偉。
1.延長或推遲時日。
1.見"延頸企踵"。
1.見"延頸企踵"。
1.遷延。
1.邀請;招請。
1.延續(xù)福祚。
1.唐代以懿宗誕辰為延慶節(jié)。
1.唐代長安禁苑西門。天寶十四載冬,安祿山起兵叛亂。次年六月,唐玄宗即由延秋門出長安,赴蜀避難。
1.拖長時日。
2.迎著陽光。
1.引入;請進。
2.推遲到。
1.延及他人的賞賜。
2.留連賞玩;長時間地觀賞。
1.蔓延燃燒。
1.延長伸展。
1.延年。
2.繁衍生長。
1.播揚名聲。
1.長生。
2.指恩賞延及后世。
1.注視良久。
1.伸長頭頸。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樣子。
2.形容惶悚恐懼的樣子。
1.長壽;延長壽命。
1.菊花的異名。
1.佛教寺廟安置患病僧人之所。
1.謂使后代延續(xù)下去。有后則祭祀不絕,故稱。
1.延長壽命。
1.亦稱"延腦"。
2.后腦的一部分,上接腦橋,下接脊髓。舌咽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副神經(jīng)和舌下神經(jīng)等四對腦神經(jīng),均附著在延髓部分。延髓是管理呼吸﹑心搏等重要反射的中樞,故又有"生命中髓"之稱。
1.招禍。
1.引頸遠望。
1.遲延玩忽。
1.猶蜿蜒。曲折延伸貌。
1.引頸遠望。
2.形容盼望或仰慕之切。
3.延請?zhí)酵?/p>
1.古代傳說中的神名。
1.請教詢問。
1.春秋吳延陵季子和魏東門吳的并稱。兩人皆喪子而曠達無憂。
1.遲延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