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離現時很遠的事。
1.猶節操。
1.亦作"概舉"。
2.大略舉出。
1.亦作"?可"。
2.大略可以。
大概的情況生活~ㄧ敦煌歷史~。
①把事物的共同特點歸結在一起;總括各小組的辦法雖然都不一樣,但~起來不外兩種。②簡單扼要他把劇本的故事向大家~地說了一遍。
1.亦作"?量"。亦作"?量"。
2.概和斗斛等量器。
3.比喻衡量事物的標準。
1.亦作"?律"。
2.一概約束。
某種事件在同一條件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表示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叫做概率。例如在一般情況下,一個雞蛋孵出的小雞是雌性或雄性的概率都是1/2。也叫幾率(jīlǜ),舊稱或然率。
從數量的角度研究大量隨機現象的統計規律的一門數學分科。起源于17世紀,由于測量誤差、航海風險、賭博等研究需要而產生。20世紀30年代建立了概率論嚴格的數學基礎,從而獲得迅速的發展。在工農業生產、工程技術和生物、醫學等領域都有重要應用。
①大概情況這只是整個故事的~,詳細情節可以看原書。②簡單扼要;大致~介紹ㄧ~說明。
概括的論述(多用于書名)《地質學~》ㄧ《中國文學~》。
大概的狀況沿海城市~ㄧ地形~。
一概不能超出這個范圍;一概不能例外這是共同的道理,古今中外,~。
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觀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征。人類在認識過程中,把所感覺到的事物的共同特點抽出來,加以概括,就成為概念。比如從白雪、白馬、白紙等事物里抽出它們的共同特點,就得出 ‘白’的概念。
通過減少某一概念的內涵來擴大該概念的外延的方法。如在專科詞典”這一概念中減少收錄和解釋??圃~語”這一內涵,概念的外延就相應擴大而過渡到屬概念詞典”。
通過增加某一概念的內涵來縮小該概念的外延的方法。如在詞典”這一概念中增加收錄和解釋專科詞語”這一內涵,概念的外延就相應縮小而過渡到種概念??圃~典”。
指文藝創作中缺乏深刻的具體描寫和典型形象的塑造,用抽象概念代替人物個性的不良傾向要克服文藝創作中的~傾向。
1.亦作"?平"。
2.謂用一個標準使之統一﹑平衡。
3.用概刮平。
1.謂掩蓋前愆。
1.感觸哀傷。概,通"慨"。
2.亦作"?然"。一概如此。
1.亦作"?日凌云"。
2.蔽日穿云。極言其高。
1.謂節操好尚。
1.亦作"?視"。
2.一律看待。
大略地敘述當事人~了事態的發展過程。
大概的數目?;蛘哂脦住⒍?、來、左右、上下等來表示,如幾年、三斤多米、十來天、一百步左右、四十歲上下;或者拿數詞連用來表示,如三五個、一兩天、七八十人。
編制預算以前對收支指標所提出的大概數字,預算就是在這個數字的基礎上,經過進一步的詳細計算而編制出來的。
1.亦作"?問"。
2.概括詢問。
1.語本《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意者臣愚而不概于王心邪?亡其言臣者賤而不可用乎?"后以"概心"謂關心。
1.一律施行。
1.大概的意義。
1.亦作"?用"。
2.謂不加區別,一概使用。
1.亦作"?云"。
2.猶凌云。
1.普遍的準則。
1.衡量心志。
1.眾;眾人。
1.概況。
1.用平物的量器刮平。極言其平。
1.漆飾的酒器。
1.干什么。
1.干奶婆。
1.喉嚨干渴。
關系;牽連;妨礙。
1.見"干安曲"。
1.宋代行大典,在帝王出入時所奏樂曲名。亦省作"干安"。
①失去水分而收縮或變硬棗兒都曬~了。②缺少脂肪,皮膚干燥人老了,皮膚就變得~了。③(語言文字)枯燥,不生動話說得~乏味。
(~的)①干燥(含厭惡意)過去~的紅土地帶,如今變成了米糧川。②(語言文字)內容不生動,不豐富文章寫得~的,讀著引不起興趣。
1.見"干巴利落"。
1.干脆;爽快。
1.甘休;白白了事。
1.空說而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