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廝役。
1.用椰殼或椰子胚芽結石制成的珠子。
1.用椰子殼做的帽子。宋蘇軾有《椰子冠》詩。亦省稱"椰冠"。
1.椰子果實中的汁水。
1.椰子的根皮或實皮。可入藥。
1.椰子殼內的白肉瓤。
1.《景德傳燈錄.智常禪師》"李渤問師曰'教中所言須彌納芥子,渤即不疑;芥子納須彌,莫是妄譚否?'師曰'人傳使君讀萬卷書籍還是否?'李曰'然。'師曰'摩頂至踵如椰子大,萬卷書向何處著!'李俛首而已。"后因以"椰子身"謂人身微小。
1.椰子的果肉曬干后榨的油,可供食用,也是制造高級肥皂﹑蠟燭和化妝品等的重要原料。
1.指中暑。
1.中暑的人。
1.暑熱。
1.中暑而死。
1.形容極熱。
1.指隱晦難通之處。
1.中醫學病癥名。即噎食病。
1.猶充饑。
1.謂妒意郁結于懷。
1.神話人物名。《山海經.海內經》"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袁珂校注"《大荒西經》云'黎(后土)下地是生噎,處于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即此噎鳴,蓋時間之神也。"一說即為伯夷。
1.喉梗氣塞。
1.喉塞作嘔。
1.堵塞。
2.謂消化系統通道受阻。
1.中醫指食不下咽的病。
1.謂氣結難言。
1.象聲詞。
2.悲哽貌。
1.斷斷續續的哽咽聲。
1.謂沉默,忍氣吞聲。
1.亦作"噎欝"。
2.郁悶,憂悶。
1.見"噎郁"。
1.長輩和晩輩男子的合稱。
1.一個男性長輩與一個晩輩的合稱。如父與子女﹐伯叔與侄子﹑侄女﹐祖父與孫子﹑孫女﹐均可稱"爺兒倆"。
1.長輩和晩輩男子的合稱。
2.妄自尊大之稱。
1.謂在父母的庇蔭下生活。
1.見"爺飯娘羹"。
1.指皇帝。
1.太平天國頒布新歷時所規定的紀念"天父上帝下凡"的節日。
1.猶言爺兒倆。
1.男子漢;男人。
2.指丈夫。
3.對男主人的稱呼。
4.對成年男子的敬稱。
5.妄自尊大之稱。
1.見"爺娘"。
1.一種本利相等高利貸。父一死即須歸還。
1.舊時對州﹑縣長官的尊稱。
1.祖父。
2.父親。
3.對男性尊長的稱呼。
1.希伯來語jehovah的音譯。希伯來人的最高的神。基督教《舊約》中用做上帝的別稱。
1.即耶和華。
1.亦作"耶樂"。
2.嘆詞。猶言啊呀。
1.耶穌教的簡稱。
1.見"耶嚛"。
世界著名古城和宗教圣地。在巴勒斯坦中部。人口447萬(1984年)。公元前19世紀即建有城郭,歷史悠久。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奉該城為圣地。多古城遺紀宗教建筑,有伊斯蘭教的巖石殿和阿克薩清真寺、猶太教的哭墻、基督教的圣墓大堂和耶穌被釘十字架所經道路等。工業主要有金屬加工、化工、紡織等。1947年聯合國規定為國際城市。1967年被以色列占領,并于1980年宣布為其首都。
1.復姓。初為契丹部落名。遼建立后為國族之姓。
蒙古大臣。字晉卿。契丹族。遼皇族后裔。成吉思汗時被召用,深受信任。窩闊臺(太宗)即位后,建議軍民分治,反對以漢地為牧場,并建立賦稅制度。破金汴京(今河南開封)時,建議廢屠城舊制。曾以守成必用文臣為理由,開科取士,釋放被俘為奴的漢族儒士,漸興文教。治國近三十年,官至中書令,蒙古汗國和元朝立國規模都由他奠定。
1.父母◇多作"爺娘"。
1.天主教修會之一。1534年由西班牙人依納爵.羅耀拉創立。會規強調會士應絕對服從教皇十六﹑十七世﹐該會的主要活動是維護教皇封建統治和反對宗教改革。于明末傳入我國。來華的耶穌會士中﹐著名的有利瑪竇﹑艾儒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