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天主教修會之一。1534年由西班牙人依納爵.羅耀拉創立。會規強調會士應絕對服從教皇十六﹑十七世﹐該會的主要活動是維護教皇封建統治和反對宗教改革。于明末傳入我國。來華的耶穌會士中﹐著名的有利瑪竇﹑艾儒略等。
①清明恬淡;不熱烈不濃郁性清淡平遠|所作詩文皆清淡簡樸|清淡的香味。②冷清淡薄;不興旺生意清淡。③不油膩飲食清淡。
1.謂詩文清新不拘,抑揚頓挫。
1.平靜;安定。
2.滌除,平定。
1.清凈無為之道。
2.又稱凈街。清除道路,驅散行人。舊時常于帝王﹑官員出行時行之。
3.清掃街道。
1.舊時稱打掃街道的清潔工。
1.古代官員等外出時儀仗隊所持的旗幟。
1.古代帝王出巡時的侍從官。
1.清楚底細。
1.謂顯貴之家。
1.清麗典雅。
1.清理查點。
1.樂府《相和歌》的一部。有《苦寒行》﹑《豫章行》﹑《董逃行》﹑《相逢狹路間行》﹑《塘上行》﹑《秋胡行》等。所用樂器有笙﹑笛﹑箎﹑節﹑琴﹑瑟﹑箏﹑琵琶八種。
1.清平安定;使安定。
2.指對官吏進行清理考核,決定進退升降。
在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清代帝王陵墓。因與西陵相對,故稱東陵。共有帝陵五座,即順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豐定陵、同治惠陵,還有皇太極后昭西陵,慈禧、慈安定東陵等后陵十五座以及妃嬪、王公、公主陪葬墓一百三十多座。始建于1661年。裕陵地宮已對外開放,慈禧陵墓于1928年曾被盜掘。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見"清都紫微"。
1.見"清都紫微"。
1.神話傳說中天帝所居之宮闕。
1.見"清燉"。
1.謂清脆的鈴鐸聲。建塔常四角懸鐸,風吹發出清響,故稱。
1.靜耳。謂專心傾聽。
2.猶凈耳。表示不愿意讓污濁的話語污染耳朵。
1.清明煥發。
2.古代水名。
1.清散,不繁密。泛,散。
1.高潔的風范。
1.亦作"窮辟"。貧窮偏僻。
2.貧困不遇。
3.指貧困不遇之時﹑地或人。
4.謂詩風清苦﹐用字冷僻。
1.窮困漂泊。
1.窮困窘迫。
1.使困窮殘破。
2.徹底擊破。
1.猶簡樸。
1.隱居。
2.困苦地生活下去。
1.窘迫;困厄。
1.盡期;完結的時候。
1.古代惡人的稱號。謂其行惡而好邪僻。
2.傳說中的神名。
3.傳說中的獸名。
4.極端新奇。
5.極力追求新奇。
1.窮人的骨氣。
1.見"窮當益堅"。
1.貧窮的親戚。
1.貧賤的親戚故舊。潑﹐卑賤。
1.無處可逃的鳥。
2.捕盡禽鳥。
1.空然無物。謂一無所有。
1.輕視﹑侮辱處于困境的人。
2.謂極其困苦。
3.憂愁悲傷貌。
4.謹慎誠篤貌。
1.晩秋;深秋。指農歷九月。
1.困頓的囚徒。
2.指貧民。
1.窮盡;極盡。
2.屈從﹐聽使喚。
3.困厄。
1.猶九泉。指墓中。
2.謂掘地及泉。
3.深泉。指井中。
1.窮乏。
1.貧窮而偏僻的地方。
①窮苦的人。②中篇小說。俄國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于1846年。采用書信體裁,描寫年老貧窮的小官吏杰渥式庚同情受地主迫害的孤女瓦爾瓦拉,為了幫助她,自己搬到貧民窟,省吃儉用◇來,杰渥式庚越來越貧困,瓦爾瓦拉走投無路,只好嫁給地主為妾。
1.農歷十二月的別稱。
1.盡一整天的時間;終日。
2.指癸亥日。
1.謂夜以繼日。
1.猶言窮忙。多用于自謙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