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輕盈柔順貌。
1.九條南北向的大道。
2.儒家治國平天下的九項準則。
3.九部儒家經(jīng)典。名目相傳不一?!稘h書.藝文志》指《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jīng)》及小學(xué)。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錄》指《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孝經(jīng)》﹑《論語》?!冻鯇W(xué)記》卷二一所引九經(jīng),與《經(jīng)典釋文》略異,有《左傳》﹑《公羊》﹑《谷梁》,無《春秋》﹑《孝經(jīng)》﹑《論語》。
1.精神,元氣。
2.九曜,泛指日月星辰。
①節(jié)令名稱。夏至后的八十一天和冬至后的八十一天,各分成九個時段,每個時段為九天,即為夏九九”和冬九九”。并依次定名為頭九、二九、…九九。通常所指的九九天”是指冬九九,三九和四九期間,是中國最冷時期,而最末一個九天即九九期間已是3月驚蟄”時節(jié),氣候轉(zhuǎn)暖,是九九艷陽天”了。②乘法口訣。以一到九每兩數(shù)相乘而成,如七八五十六”、二四得八”等。古時由九九八十一”開始,共三十六句,故稱九九”。起源很早,在春秋齊桓公時,已有明確記載。
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最后又還了原~,還是他的話對。也說九九歸原。
1.見"九九消寒圖"。
1.佛家語。即欲界一處,色界四處,無色界四處。佛教謂眾生輪回之地,凡三界九處。亦稱"九有情居"。
1.謂九次舉牲。周天子宴請上公之禮。
2.指齊桓公九合諸侯。
3.多次舉薦。
1.傳說中的神禽。
1.天子六軍,諸侯三軍,統(tǒng)稱為九軍。
2.為數(shù)眾多的軍隊,猶大軍。
1.猶言五湖四海。
1.古代婦女七夕乞巧時所用的針。
1.連續(xù)三次一跪三叩首的禮節(jié)。清代最莊重的大禮,用于朝拜君王。
1.唐白居易退居洛陽時,有九老之會。
2.宋李昿罷相,居京師,思繼白居易九老之會,與宋琪﹑楊徽之﹑魏丕﹑李運﹑朱昂﹑武允成﹑張好問﹑釋贊寧等亦作九老會。見宋王禹偁《左街僧錄通惠大師文集序》。
1.唐白居易與胡杲﹑吉皎﹑劉真﹑鄭據(jù)﹑盧貞﹑張渾年老退居洛陽,曾作尚齒之會,并各賦詩記其事。時為會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李元爽及僧如滿亦告老歸洛,因作九老尚齒之會,并書姓名﹑年齒,繪其形貌,題為九老圖◇傳世姓名不一。見唐白居易《九老圖詩序》﹑《唐詩紀事》卷四九◇因以"九老圖"為告老還鄉(xiāng)者聚會之典。
1.指甲紋呈多根肋條分布狀。
2.指此種形狀的烏龜。
1.九儀之禮。
2.指古時九種禮儀。
1.地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時,于行春橋至靈隱﹑三天竺間植松,左右各三行,凡九里,蒼翠夾道,人稱九里松◇即以九里松名其地。宋吳說有"九里松"題匾。見宋周密《武林舊事.湖山勝概》﹑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北山勝跡》。
1.木犀的別稱。
1.湖名。在福建仙游縣東北。相傳漢代何氏九兄弟煉丹湖側(cè),各乘一鯉登仙而得名。見《興化府志》。唐徐寅有《春入鯉湖》詩,宋鄭樵有《游九鯉湖》詩,明徐弘祖有《游九鯉湖日記》。
1.玩具名。環(huán)用金屬絲制成,共九個,套在條形橫板或各式框架上,貫以劍形框柄,可合可分。
2.曲調(diào)名。
1.九卿的職位。
2.九星。
1.九歲。
2.指九十歲。語本《禮記.文王世子》"文王謂武王曰'女何夢矣?'武王對曰'夢帝與我九齡。'文王曰'女以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文王曰'非也!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我百﹑爾九十,我與爾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終,武王九十三而終。"鄭玄注"九齡,九十年之祥也。"后引申為長壽。
1.謂身份﹑地位不同的各種客人。
1.古代王公戴的一種禮帽。
1.《易.干》"初九"唐孔穎達疏"七為少陽,八為少陰,質(zhì)而不變,為爻之本體;九為老陽,六為老陰,文而從變,故為爻之別名。"因以"九六"泛指陰陽及柔剛等屬性。
2.借指盛衰。
3."陽九百六"之略語。古代道家稱天厄為"陽九",地厄為"百六"。因以"九六"指災(zāi)難或厄運。
1.稱以九龍為飾之物。古有"龍生九子"之說,因以為飾而示祥瑞。
2.傳說中神仙駕御的神獸。
3.傳說中治水的九條龍。
4.對一門九子的美稱。
5.稱漢文帝的九匹良馬。 6.鞭炮的一種。
1.宮殿名◇指皇宮。
1.傳說中哀牢夷的祖先。
1.佛家語。指由身﹑口﹑意所造惡業(yè)而產(chǎn)生的種種煩惱。九,九穴(眼﹑耳﹑鼻﹑口及兩便);漏,煩惱的異稱。
2.笛子的別名。
1.反復(fù)﹑周詳?shù)乜紤]。
1.亦作"九雒"。即《九疇洛書》。
2.猶九州。
1.光芒四射的明珠。
1.清代步軍統(tǒng)領(lǐng)的俗稱。全名是提督九門步兵統(tǒng)領(lǐng)。掌管京城九門門禁。
1.指帝王的宗廟。古時帝王立廟祭祀祖先,有太祖廟及三昭廟﹑三穆廟,共七廟。王莽增為祖廟五﹑親廟四,共九廟◇歷朝皆沿此制。
1.猶九天,高空。
2.猶九泉,地下。
3.指深淵。
1.周代的官爵分為九個等級,稱九命。上公九命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再命(即二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他們的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等,各按等級作具體規(guī)定。見《周禮.春官.典命》﹑《禮記.王制》。九等官爵中的最高一級亦稱九命。
2.北周官秩的等級。宇文泰為魏太師時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每命又分為二級。見《周書.文帝紀下》﹑《周書.盧辯傳》。
1.指以九十充當一百使用的錢。
1.九州之長。
2.指地方長官。
3.即九州。
1.古指大夫應(yīng)當具備的九種才能。
1.南朝梁普通年間,天竺僧菩提達磨泛海來華,是為禪宗初祖。達磨渡江后,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禪,默然無語,凡九年。見晉法顯《神僧傳》◇以指一心參禪,或借指長期專注于某種學(xué)問或工作。
1.指燈蛾。
比喻很大的力量。
1.喻所失者少而所得甚多。
1.見"九牛一毛"。
比喻極大的數(shù)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1.泛指各種農(nóng)事活動。
1.九章樂曲。樂曲一章為一弄。
1.九妃。古代諸侯所娶的九個嬪妃。
2.道家指九個侍從仙女。
1.俗謂主育女之神。
1.即九派。指長江。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