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代的官爵分為九個等級,稱九命。上公九命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再命(即二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他們的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等,各按等級作具體規(guī)定。見《周禮.春官.典命》﹑《禮記.王制》。九等官爵中的最高一級亦稱九命。
2.北周官秩的等級。宇文泰為魏太師時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每命又分為二級。見《周書.文帝紀下》﹑《周書.盧辯傳》。
1.毀滅的災(zāi)難。
1.隱蔽形影。謂隱居。景,同"影"。
1.看不見影子,追得上風(fēng)。形容馬跑得極快。景,同"影"。
消滅干凈;消亡殆盡死盡滅絕|滅絕人性。
1.毀滅斷絕;消滅干凈。
為防止泄密而害死知情者殺人滅口。
1.謂言行粗疏草率。
2.猶敗壞,毀滅。
1.滅絕人倫。指背棄倫理道德。
1.《列子.說符》"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后以"滅沒"形容馬跑得極快。
2.死亡。
3.湮沒;隱沒。
全家人都被殺死滅門之┰鄭抄家滅門。
1.猶消亡。
1.毀壞聲名。
1.逐漸消失。
1.毀滅拋棄。
1.斷絕親族關(guān)系。
2.割斷親屬私情。
1.指古代用刀在竹簡上削改訛誤的文字。
1.見"滅卻"。
1.猶消滅。
1.喪身;毀滅自身。
1.沒收。
1.消盡;死亡。
1.斷絕宗廟祭祀。指朝代滅亡。
1.猶平靜,服貼。
1.謂使道德淪喪。
1.亦作"滅熄"。
2.消亡;止息。
3.指除滅。
4.熄滅。
1.輕視。
2.佛教語。真如三相之一。謂真如寂滅,無二種生死(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
1.謂因喪親過哀而毀滅生命。
1.消滅學(xué)術(shù)。指秦始皇焚書坑儒。
1.消滅。
1.死亡。
1.滅亡,喪命。
1.種族被滅絕。
2.絕種。
1.古代酷刑。一人犯死罪而連及其父母妻子等整個家族被殺。
1.猶默然。
2.輕慢﹑鄙棄的樣子。
1.猶微賤。
1.滅盡。
1.鄙小。
1.謂違背道德和倫理。
1.亦作"蔑蠓"。
2.指風(fēng)云霧氣等浮游輕揚之物。一說,指蚊。
3.用以形容飛揚。
1.見"蔑蒙"。
1.猶默默。無聲息。
1.猶蔑視。
1.見"蔑棄"。
1.猶默然。
2.空無所有。
1.遭到誣蔑牽連。
1.微細;沒有什么了不起。
2.猶不如,不及。
1.鄙棄凌辱。
1.猶滅殺。
1.輕視。
1.輕慢不敬。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