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意;聽從。
1.抱拳作揖。
1.勇壯。
2.拳術;拳擊。
1.誠摯。
1.以手握沙,捏合不攏。比喻不團結。
1.猶屈膝。
2.卷曲腳爪。
1.猶勇力。
1.純色的全牲。
1.純色的全牲。
1.即牷牲。
1.南朝梁郊廟雅樂歌名。沈約作。
1.亦作"輇材"。
2.小才;淺薄之才。
1.見"輇才"。
1.一種車輪沒有條輻的車子。用以載棺。
1.送喪的器具。輇車和引棺之繩。引申為送喪的行列。
1.沒有條輻的車輪。
1.謂淺薄樸拙不堪重任的人。
1.丑貌。
1.圓貌。
1.亦作"婘?"。
2.留戀;思慕。
1.猶眷眷。依戀。
1.親屬。
1.懇切。
1.懇切。
1.深切思念;念念不忘。
2.煩悶,失意貌。
1.痊愈平安。
1.痊愈。
1.病愈。
1.病愈。
1.痊愈。
1.痊愈康復。
1.痊愈平復。
1.病愈。
1.病勢減輕。
1.痊愈。
1.亦作"痊痾"。
2.痊愈。
3.使病痊愈。
1.見"痊疴"。
1.謂疾病或創傷痊愈。
1.痊愈平復。
1.病勢減輕。
1.亦作"痊愈"。亦作"痊愈"。
2.病情好轉﹐恢復健康。
3.指傷口﹑瘡口愈合。
1.衡量鑒別。
1.鹽﹑任用﹑考核官吏的職權。
1.選補官職。
1.主管鹽官吏的部門。唐代文官由吏部銓選﹐武職由兵部銓選。宋初吏部銓選官員﹐僅限州縣官及幕。文官少卿﹑監以上中書主之﹐京朝官由審官院主之﹔武官刺史﹑副率以上內職由樞密院主之。至明代﹐文歸吏部﹐武歸兵部。歷代吏部職掌甚重﹐故常以"銓部"指吏部。
1.鹽搜尋。
1.主管鹽官員的部門。
2.借指主管鹽官員之長官。
1.掌握考核﹑鹽人才之權的臣僚。
1.猶選授。
1.謂選授官職的次序。
2.謂編排次序。
3.次序。
1.審查官吏的資歷和勞績﹐確定其級別與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