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做冒險的事;走危險的路。
2.特指行于水上。
1.謂不倚外力而自然有所成就。
《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意為治國主要以道德來感化,而不靠殘酷的刑罰來懾服。
1.佛教語。同"有為法"相對。指離生滅因緣造作﹑永恒不變的法性真理。
1.見"無為自化"。
1.老子主張為人處世宜守拙韜晦,莫作先行者?!独献印?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后為遁世者奉作座右銘。
1.《莊子.知北游》中假托的人名。猶言無為無謂。
1.指道家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的治理方法。
1.宋楊杰的道號。
1.見"無為而成"。
1.謂無為而治。語本《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
1.沒有違背;不要違背。
2.特指不要違反禮法﹑天道。
1.沒有積聚。
2.不要委棄。
1.猶失位。謂在上故貴,但無人君之德,則失其位。
1.謂平淡無奇,不含深致。
2.沒有滋味;沒有興味。
3.沒有氣味。
1.佛教語。謂持戒之人以無畏之心施于眾生。
①沒有意義無謂的犧牲|無謂的冒險,稱不上勇敢。②漫說;不要以為無謂我老耄而舍我。
1.沒有文字記述?!稌逭a》"周公曰'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咸秩無文。'"孔傳"言王當始舉殷家祭祀,以禮典祀于新邑,皆次秩不在禮文者而祀之。"一說,文通"紊",不紊亂。王引之《經義述聞.尚書下》"今案,文當讀為紊。紊,亂也。"
2.指言語﹑辭章沒有文采。
3.沒有彩藻之飾;沒有紋飾。
4.謂樸實無華。
1.沒有名聲;不為人知。
2.聽不見;沒有聽到。
1.不論。
2.不提問題。
1.沒有自我;沒有我這個人。
2.不抱一己之見;無私心,忘我。
3.佛教語。謂世界上不存在實體的自我,以諸法無我為根本義。
1.連空虛無有也沒有。中國古代道家認為的天地萬物形成以前的空寂狀態◇亦泛指虛無,烏有。
1.無人可以為伍。
1.不抵觸;不違逆。
1.謂完善,沒有分散﹑損耗。
1.不間斷。
2.沒有利息。
在江蘇省南部、太湖北岸、京滬鐵路線上,京杭運河經此。1949年設市。人口10748萬(1995年)。是太湖地區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和工業城市,工商業發達,有小上?!敝Q。舊為中國四大米市之一。紡織、繅絲工業歷史悠久。特產肉骨頭、油面筋、惠山泥人。名勝古跡有惠山、黿頭渚、蠡園、梅園等。
1.見"無戲言"。
1.謂說話算數,不開玩笑。
1.沒有隔閡。
1.沒有空隙可以利用。原指嚴謹周密◇多用以指沒有空子可鉆。
1.來不及;沒有空閑時間。
1.指玉上沒有斑點。比喻沒有缺點或毛病。
1.謂無在下者。
2.謂不投降。
1.晉武帝時,何曾生活豪奢,食日費萬錢,猶云無下箸處◇用以形容富人飲食奢侈無度。
1.無所謂在前的;前所未有。
1.見"無間"。
1.沒有弦的琴。南朝梁蕭統《陶靖節傳》"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后用以為典,有閑適歸隱之意。
1.無可嫌疑處;沒有疑忌。
2.猶無妨。
1.用電波振蕩在空氣中傳送信號的技術設備。因不用導線傳送,故稱無線電。現在通訊﹑廣播﹑電視等方面都應用這種技術。
2.無線電收音機的通稱。
1.指利用無線電波發送的傳真電報和圖像。
利用無線電引導飛行器或船舶沿規定航線、在規定時間到達目的地的導航方法。利用無線電波的傳播特性可測定飛行器或船舶的導航參量(方位、距離和速度),計算出與規定航線的偏差,由駕駛員或自動駕駛儀操縱飛行器或船舶消除偏差以保證正確航線。
1.利用無線電波傳送的電話。通話兩方各有一套無線電收發設備。
2.指無線電收音機。
簡稱電臺”。裝有發送和接收無線電信號設備的臺站。分為發射臺、接收臺和收發兼備的電臺,作電報、電話收發之用;廣播電臺、電視臺作播送新聞和節目用;專用電臺作專門通信用。大型電臺的天線和收發信機分設兩地,以避免干擾,由控制室遙控。
利用無線電波傳輸信息的通信方式。能傳輸聲音、文字、數據和圖像等。與有線電通信相比,不需要架設傳輸線路,不受通信距離限制,機動性好,建立迅速;但傳輸質量不穩定,信號易受干擾或易被截獲,保密性差。
軍事體育項目之一。使用無線電器材進行的業余訓練和比賽。包括業余電臺通訊、無線電測向、無線電通訊多項、無線電快速收發報和無線電工程設計制作等項目。
1.見"無窮大"。
1.見"無窮小"。
1.無人扶助。
2.佛教語。與"有相"相對。指擺脫世俗之有相認識所得之真如實相。
3.沒有福相。
1.佛教語。謂棄絕眾相,不事造作。
2.泛指不務空言。
1.謂背棄盟誓之情。古時為表示信守諾言,常于神前燃點香火以盟誓,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