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無為而成"。
1.猶討論。
1.謂自己找死。多用為斥責之詞。
1.講習誦讀。
1.探尋搜集。
1.討伐綏靖。
1.研求。
2.索取。
1.探討﹐研究。
2.試探﹔探問。
1.見"討替身"。
1.見"討替身"。
1.舊時迷信﹐謂含冤負屈兇死者的鬼魂﹐沉淪苦海﹐為求超生﹐往往誘使他人上吊﹑投河﹐以求自代﹐叫做"討替身"。
1.指在神前用兩塊挖空的木塊﹐丟在地下﹐看它俯仰的情況而定吉兇的一種迷信活動。
1.尋究頭緒。
2.指聚賭抽頭。
1.謂搜索亡命之徒。
1.謂歷數(shù)其罪而討伐之。
2.索討究問。
1.研討辨析。
1.講論研習。
1.謂用兵出其不意﹐掩其不備。
1.聲討罪行的檄文。
1.見"討喜歡"。
1.惹人喜愛﹔受歡迎。
1.尋求安閑。
1.討厭﹐討人厭。
1.謂審慎周詳?shù)赜懢俊?/p>
1.猶討愧﹐抱愧。
1.娶小老婆。
1.猶言惹人笑話。
1.打聽信息。
1.探討鉆研。
1.征討﹑掩襲。
惹人厭惡或厭煩這家伙賊頭賊腦的,真讓人討厭|你這么fe3b`攏討厭不討厭。也引申指事情難辦或人難對付這下討厭了|這事讓他知道就討厭了。
1.索取﹔討還。
1.詈詞。找麻煩。多用于針對尋畔﹑耍無賴者。
1.討論商議。
1.探討闡釋。
1.謂為了變白契為官契﹐請求在房地產(chǎn)文書上加蓋官印。
1.尋訪幽雅勝境。
1.雜羽。
1.見"討源"。
1.亦作"討原"。
2.探本溯源。
1.討究檢核。
1.見"討負"。
1.討究隱微。
1.討伐賊寇。
1.討究擷取。
1.索還負欠。
1.佛教以為"子以三因緣生﹕一者﹐父母先世負子錢﹔二者﹐子先世負父母錢﹔三者﹐怨家來作子"。凡是子生百日﹑千日便死﹐便是怨家來討前生未了之債。見《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jīng)》。俗因稱夭殤的兒女為"討債鬼"。亦用于咒罵劣子或圖財沾利的無賴之徒。
1.方言。即討債鬼。
1.挑戰(zhàn)﹔求戰(zhàn)。
2.征討。
1.亦作"討賬"。
2.催還欠賬。
3.喻要求報答。
1.見"討帳"。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