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虹霓。
2.謂有星若虹霓。
1.比喻撫慰。
1.亦作"呴諭"。亦作"呴喻"。
2.化育愛撫。
3.和悅溫順貌。
1.同"呴俞"。
1.怒吼;大叫。
1.見"呴俞"。
1.見"呴俞"。
1.和悅美好貌。
1.喜悅自得貌。
1.撫育。
1.猶欣然。
1.謂談笑。
1.自得貌。
2.象聲詞。
1.嫵媚姣好。詡﹐通"嫵"。
1.張大﹔發揚。
1.夸張。
1.歡喜自得貌。
2.生動,活潑。
3.徐徐﹑微動貌。
生動逼真,就像活的所畫花鳥,栩栩如生。
1.猶栩栩如生。
1.《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后因以"栩栩園"指夢鄉。
1.清酒。
1.茂盛貌。
2.清風吹拂貌。
3.水清澈貌。
1.指文字學。東漢許慎著有《說文解字》,故稱。
1.酒器。
1.揮發性的物質溶解在酒精中所成的制劑。簡稱醑。
1.初升的太陽。亦指日出時。
1.朝陽之光。
1.幽暗貌。《文選.揚雄》"上天之縡﹐杳旭卉兮。"李善注"旭卉﹐幽昧之貌。"一說為疾速。見《漢書.揚雄傳上》顏師古注。
1.清晨雨后出太陽。
1.猶朝陽。
1.初升的太陽。
1.早晨的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比喻充滿活力﹑生氣勃勃的景象。
1.猶旭日初升。
1.節肢動物名。體形似蝦,殼背朱色,觸角粗短多毛,螯扁,步腳扁平,腹部分七節,棲近海泥沙中。
1.日將出貌;日初出貌。
2.得意驕傲之貌。
3.形容聲響猛烈。
4.同"頊頊"。自失貌。
1.曉月。
文體名。序與跋的合稱。序也作敘”,或稱引”。一般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宗旨、編輯體例和作者情況等,也可對作家作品進行評論,對有關問題進行研究闡發。這類文章,古代多列于書后,如《史記·太史公自序》、《漢書·敘傳》等◇來一般置于書前,稱為序”,而將置于書后的稱為跋”,也稱后序”。序”、跋”體例大致相同,合稱序跋文”。
1.官員的班行位次。
2.官名,屬鴻臚寺。明始置,清因之。
1.敘別,話別。
1.排列賓客的位次。
1.指官吏按常例升遷。
1.等第,次序。
1.按年齡長幼排定先后次序。
1.文體名。作者自敘的傳記。以記述家世﹑生平為主,兼及編纂旨趣﹑體例等。序,亦寫作"敘"。《史記》有《太史公自序》,《漢書》沿用其體,始稱"敘傳"。參閱唐劉知幾《史通.序傳》。
1.謂依規律運行。
2.指按照次序。
3.編次。
4.依次論述。
5.泛指排列的次序。 6.時序;季節。
1.猶次序。謂官秩品第。
1.謂依名分確立。
1.堂的東墻或西墻的南端近階處。
1.佛教經論,分序﹑正﹑流通三分。初為序分,述其經發生因由,即緣起部分。
1.起稿,擬稿。
1.列于詩歌集或組詩前的詩篇。常用以敘述事情之緣起,交代寫作意圖和暗示主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