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整理。
1.謂追求新奇。
1.逐漸;漸漸。
1.猶驅災。
1.逐個,一個一個地。
1.即鱡鮧,河豚肉。
2.腌魚腸。
1.古時臘月禳祭,驅逐疫鬼。
1.猶合意。
1.追逐影子。
1.形容人云亦云,毫無主見。
1.跟著別人的影子走,隨著水流飄移。形容無主見。
1.一月一月地。
1.猶押韻。
1.猶隨軍。
1.舊時陰陽家稱六月丙午戊午日﹑十二月壬子戊子日為"逐陣",謂此數日百事不宜。參閱《協紀辨方書.義例.逐陣》。
1.爭奪。
1.奔忙貌;匆忙貌。
1.覬覦貌。語本《易.頤》"虎視眈眈,其欲逐逐。"
1.追逐,追趕。
1.一字一字地。
1.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1.賽跑。《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師曠之對,晏子之說,皆合勢之易也而道行之難,是與獸逐走也,未知除患。"一說,"逐走"當作"走逐"。陳奇猷集釋"陶鴻慶曰案'與獸逐走',當作'與走逐獸'。與﹑以古通用。與走逐獸者,以走逐獸也◇說云'今釋車輿之利,損六馬之足,與王良之御,而下走逐獸',是其證◇人不知與之為以,輒以意倒轉其文,則不成義。"
1.指僅于座中隨眾人空發議論之文人。
1.船頭和船尾的并稱。多泛指前后首尾相接的船。
1.因寒凍而斷指。指手足凍傷。
1.臘肉。
1.魚肉類臘制品。
1.魚類臘制品。
1.瘃墮。
1.即商陸。
1.蠋蟲蝕木而成的錯雜紋理﹐謂其有如刺繡﹐故稱。
1.小步行走。引申為戒慎小心。
1.頓足跳躍貌。
1.道路。
1.猶滔天。
1.徘徊。
1.徘徊不前。引申為覬覦﹑窺伺。
1.行走貌。
1.猶跺腳。
1.掘地;刨地。
1.挖掘。
1.喻深入推究,求得事物真諦。
1.挖掘田土。
1.形容刀刃極其鋒利。
1.無形貌。
1.挖掘。
1.主持辦理。
舊指報刊編輯部負責撰寫評論的人,也指報刊編輯部的負責人他是當年上海某報的主筆。
1.主持編輯工作。
2.指編輯工作的主要負責人。
1.猶主次。
2.主人和賓客。
3.正賓。
1.掌握兵權;統率部隊。
2.當地籌建的兵力。與"客兵"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