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北周武帝建德三年鑄造的錢幣。銅質,圓形方孔,篆書"五行大布"四字。
1.繁密與疏越。
即魯迅”(1230頁)。
1.《詩》"三頌"之一。共三十一篇,為西周宗廟祭祀樂章。因多頌德之作,故后用以指朝廷頌歌。
1.周代的祿食。《史記.伯夷列傳》"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后多指有氣節者所不能接受的新朝的俸祿。
1.一年。
2.指年齡滿一歲。
1.周代的法度。
2.泛指中國的法度。
1.周室的朝堂。
2.泛指朝堂。
3.環繞堂屋。
4.陰陽家語。指宜于辦理婚喪事的吉日。
1.謂繞天球大圓一周。天文學上以天球大圓三百六十度為周天。
2.指一定時間的循環。十二年。系歲星運行一周天需要的時間。
3.指一定時間的循環。一個甲子,即六十年。因甲子六十年循環一次。
4.滿天;整個天地間。
1.兼聽,聽取各方面意見。
1.四面暢達。
2.五代后周錢文。通,通寶。
1.古代少數民族名。
1.妥當,穩妥適當。
2.停當。
1.指周代的政令。網,比喻法紀。
1.猶四顧。
2.殷切期望。
1.據《史記.伯夷列傳》載,周武王滅殷,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采薇而食,終于餓死在首陽山◇遂以"周薇"為堅守氣節之典。
1.環繞著中心的部分。
2.周匝,圍繞一周。
3.指圓形物之周邊。
1.張設于四圍的帳簾。
1.周詳委曲。
1.環衛,禁衛。引申指宮禁。
2.防衛。
3.指禁衛兵士。
1.謹慎怕事。
五代南唐畫家。句容(今屬江蘇)人。南唐后主時為翰林待詔。擅作人物畫,尤精仕女,風格與唐代周feb4O嘟而更為纖細。宋人稱其用筆深遠,于繁富則尤工”。兼畫山水、屋木、佛道。存世作品《重屏會棋圖》等,系摹本。
1.盡知。
1.豐厚。
1.即周武王。
西周王朝建立者。姬姓,名發。周文王之子。命呂尚負責軍事,命弟周公旦負責政務,繼承父志,準備伐商。公元前11世紀中,親率周軍,聯合西南各族軍隊,在牧野(今河南淇縣南)打敗商軍。滅商后建立周朝,并建都于鎬(今陜西西安西南)。
1.濟事,成事。
1.即年息。因利息按周年計算,故稱。
1.周到詳盡。
1.猶周詳。
1.周到詳盡。
1.周代地方所設的學校。
2.指學校。
1.猶適宜。
京劇演員。字士楚,藝名麒麟童,浙江慈溪人。六歲學戲。長期在上海演出。擅長做功和念白,唱腔蒼勁渾厚,世稱麒派”。代表劇目有《四進士》、《蕭何月下追韓信》、《徐策跑城》等。曾任中國戲曲研究院副院長,華東戲曲研究院、上海京劇院院長,中國劇協副主席。有《周信芳戲劇散論》、《周信芳舞臺藝術》等。
1.大路。
2.周官的行列。《詩.周南.卷耳》"嗟我懷人,置彼周行。"毛傳"行,列也。思君子,官賢人,置周之列位。"后用以泛指朝官。
3.至善之道。
1.見"周恤"。
1.回環而有窗的長廊。
1.即周宣王。
1.隨從;門客。
2.朋友。
1.巡繞;周圍通連。
1.巡行。
1.謂以忠信教導。
1.指《詩經》中的《大雅》和《小雅》。因《詩經》均為周詩,故稱。
西漢大將。沛縣(今屬江蘇)人。周勃子。文帝時,匈奴進犯,他防守細柳(今陜西咸陽西南),軍令嚴整。景帝時,任太尉,參與平定吳楚七國之亂◇任丞相。因其子犯法,受牽連入獄,絕食而死。
1.周密嚴謹。
1.美言。
1.杜鵑的別名。
1.復姓『有周陽由。見《漢書.酷吏傳》。
1.周濟供養。
1.遍訪。
1.周代的遺民。泛指中國人民。語出《詩.大雅.云漢》"周余黎民,靡有孑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