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編入名籍。
1.木槿。
1.菥蓂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菥蓂》。
1.羨慕。
1.謂受寵幸重用。
1.指百花爭艷的季節。
1.指顯貴的官位。
1.謂人的血氣﹑精神。
1.喜樂與憂慮。
1.春秋隱士榮啟期的省稱。
1.春秋時隱士,傳說曾行于鄇之野,語孔子,自言得三樂為人,又為男子,又行年九十。事見《列子·天瑞》,又見《孔子家語·六本》◇用為知足自樂之典。
1.血氣。
1.舊指登科及第,使父母光榮。
1.榮華幸福。
1.榮盛之地。
1.清泉,美泉。
1.謂擔任要職。
2.光榮地出任。
1.植物茂盛貌。
2.形容事業興盛。
1.象聲詞。鐘聲。
1.光榮與恥辱。指地位的高低﹑名譽的好壞。
2.猶褒貶。
1.光華潤澤。
1.花的色彩。
2.喻美好的容顏。
1.猶重賞。
1.榮華顯耀。
1.人和脊椎動物(四足類)前臂兩長骨之一。與尺骨并排,位于拇指一側。上端與尺骨﹑肱骨構成肘關節,下端與腕骨構成腕關節。
1.船家女。
1.船槳。
1.阻撓,阻止。
1.礙于情分。
1.謂彎曲曲木。
2.屈服。
1.柔弱貌。
1.謂使人受冤。
1.難色,為難之態。
1.猶宛轉,輾轉。
1.矯枉。
1.騷擾掩襲。
1.曲意。
1.輕柔飄蕩的旗幟。
1.一種高大的野牛。
1.騷亂逼迫。
1.因紛擾而衰弊。
1.順從。
1.騷動﹐騷亂。
1.煩擾。
1.馴服。
1.煩擾牽掛。
1.猶打攪;聒噪。
1.侵擾桅。
1.猶教化。
1.騷亂;煩亂。
1.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