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往昔,往常。
1.《管子.小問》"漻然豐滿而手足拇動者,兵甲之色也。"尹知章注"中勇,外形必應,故手足拇動也。"后因謂躍躍欲試為拇動。
1.方言。打算;估量。
1.拇指旁并生一指。比喻多余無用之物。語本《莊子.駢拇》"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
1.以手的拇指代印,捺之以為憑信。
1.猜拳。酒令的一種。其法兩人同時出一手,各猜兩人所伸手指合計的數目,以決勝負。明謝肇渏《五雜俎.人部二》有關于漢代手勢酒令的記載。
1.拇戰。
1.手或腳的大指。
1.同"畝隴"。
1.同"畝鐘"。
1.古代傳說中的山名。
1.編排木樁,填以土石的堤防。
1.亦作"木版"。
2.片狀之木。
3.特指刻有文字或圖畫的木制渝。
1.用木刻板印成的書。
1.木屐。
1.見"木板"。
1.我國傳統的刻版印刷方法之一,因用水墨和顏料在木刻版上刷印,故稱。主要用以復制書法繪畫等藝術作品。唐宋流行單色刷印,至明末發展為彩色套印,有如饾饤,故明人稱為饾版。分鉤描﹑刻版﹑刷印三道工序。現代版畫家也運用這種技法創作版畫。也稱木刻水印。
1.木刻版畫。
1.用挖空的木頭做成的梆子。
1.刊刻告示的木牌。
1.有木質莖的(植物)。
2.刻有文字等可供拓印的木板。
1.樹的根和水的源頭。語本《左傳.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后以"木本水源"比喻事物的根源。多指血統關系。
以采收樹木的果實或種子為原料榨取或提取油脂為主要目的的林木。如油茶、油桐、椰子、烏桕、核桃、油棕等。
1.謂宗族情義。
莖內木質部發達的多年生植物。通常其莖干堅硬而直立,壽命較長。根據莖干的形態,可分為喬木、灌木和半灌木。
1.即毛筆。因初始的毛筆以木為管,故名。
2.木名。即辛夷。其花未開時,苞有毛,尖長如筆,因以名之。
3.指此種植物的花。
1.謂登車的木階。
1."相思"二字的隱語。
1.松木的化石。
1.作標志的木樁。
1.木制的馬銜。用于喪禮,取其發聲小。
1.木標。立木書字,以為標記。
2.指用于測日影計時的木制標桿。
3.樹木的外層。
4.樹梢。
1.雨雪霜沾附于樹木遇寒而凝結成冰。
2.指雨雪霜沾附于樹木所凝結成的冰。
1.彈撥樂器的彈撥木片。
1.木制的缽。僧人所用食器。
1.古代的一種商船。
1.樹木砍伐后,經初步加工,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用的材料。
即森林蓄積量、活立木蓄積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中各種活立木(尚未砍伐的樹木)的材積總量,以立方米為計算單位。
1.某些弦樂器上架弦的木格子。
2.木制的槽。
1.馬名。
1.指成冊的渝。
1.木寨。以樹木圍成的守望的營壘。
1.指鳥類。
1.形容心腸硬,不動感情。
1.指清代官府所設制造木器的工場。
2.今泛指木材加工廠。
1.堆放木材的場地。
2.元代掌收發營造宮殿所用木材的機構。
1.古代帝王喪葬時所用的一種車子,不加漆飾。
1.指木化九隆的傳說。
1.棺材。
1.老式織機部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