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語氣詞。表感嘆。
1.亦作"蛛罔"。
2.蜘蛛用蛛絲結成的網。
1.見"蛛網"。
1.蛛的游網﹐蟬的蛻變。比喻技藝熟練。
1.即蜘蛛。
1.蜘蛛的俗稱。
1.櫧木的果實。
1.亦作"潴溉"。
2.蓄聚灌溉。
1.湖泊。
1.蓄水。
1.亦作"潴藪"。
2.猶淵藪。
1.亦作"潴泄"。
2.蓄水和放水。
1.見"潴蓄"。
1.亦作"潴畜"。
2.指蓄洪貯水。
3.指儲蓄其他物品。
1.停聚淤泥。
1.水滿。
1.魚名。又名負朱魚。清李元《蠕范.物體》"﹝鰕﹞其種類……曰負朱﹐鮢鱬也﹐無足而鱗有朱點。"一說即赤鱬。
1.鯔魚的別名。
1.草名。
1.蜘蛛網。
1.竹籬。在養(yǎng)魚蕩中亦用以安置在流水出入口上﹐以防魚逃走。
1.指竹篾編的籬笆。
1.竹子殺去青皮的部分。
2.借指史乘。
1.謂竹與柏。
2.竹柏經冬不凋﹐因以喻堅貞。
3.柏樹的一種。
1.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1.晉張華《博物志》卷八"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具。"后詩文中常用作哀痛死者典實。
1.較寬的竹片。古代亦作為刑具﹐有一定的形制。
2.演唱快板或數(shù)來寶時使用的竹制打拍用具。
1.《詩.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毛傳"苞﹐本也。"孔穎達疏"以竹言苞﹐而松言茂﹐明各取一喻﹐以竹筍叢生而本穊﹐松葉隆冬而不雕﹐故以為喻。"此詩以"竹苞松茂"喻根基穩(wěn)固﹐枝葉繁榮﹐后多用作新屋落成或向人祝壽時的頌詞。
1.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xù)集.支植下》"衛(wèi)公(李德裕)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纔長數(shù)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后以"竹報平安"指平安家書。
1.爆竹。
1.竹制的杯珓。占卜用具。在神前問卜﹐將竹杯投空擲地﹐觀其俯仰﹐以斷休咎。
1.即竹閉。
1.古代用竹子制造的筆。
1.弓檠﹐保護弓的竹片。
1.亦作"竹笓"。
2.即批頭棍。一種用竹片扎成的刑具。
3.竹制梳頭用具。即篦子。
1.邊筍。竹鞭末端長出的筍。
中國民間工藝品之一。經對竹子切絲、刮紋、打光、劈細等工序,將剖成一定粗細的篾絲編結起來制成。產品一般是各種生活日用品,工藝精者,所用篾絲細如絹紗。
1.用竹編的轎。
1.某些竹類的根狀莖。竹鞭橫臥地下﹐具較長的節(jié)間﹐節(jié)上有芽和不定根﹐由芽長成筍或新竹鞭。
2.用竹做成的鞭子。
1.古代蜀人以竹為弓矢﹐故稱竹兵。兵﹐兵器。
竹簡和白絹,古代可供書寫。代指史冊功跡著于竹帛。
1.一種魚柵。外蕩養(yǎng)魚常用竹片編成竹簾﹐用固定在水底的竹樁夾住﹐防止逃魚﹐并裝有箔門﹐便于船舶通行。
1.竹簾。
1.折竹占卜。
1.即竹疏布。
2.指淡藍色的布紋致密的棉布﹐常用來做夏季服裝。也有白色的﹐叫白竹布。
1.用竹篾編的籠子。
1.植物名。生竹林下﹐羽狀復葉似水芹﹐莖葉皆細而可食。
2.鴨跖草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鴨跖草》。
1.冊封大臣時所用的竹簡。
1.竹杖。
1.清朱彝尊別號。因家有竹垞﹐故稱。
1.竹子砍過后的殘留竹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