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唾液腺。詳該條。
1.《禮記.聘義》"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后因以"玉潤"比喻美德。
2.形容外貌光潔潤澤。
3.《晉書·衛玠傳》"〔衛玠〕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玠妻父樂廣,有海內重名,議者以為'婦公冰清,女婿玉潤'。"后因以"玉潤"作女婿的美稱。
1.像玉一樣潤澤,像冰一樣清純。常喻人或物形神之美。
1.玉門關的別稱。
1.藥散的美稱。
2.比喻甘露。
1.即玉糝羹。
1.即玉簪。古代女子的一種首飾。
2.指美女。
1.玉的顏色。
2.比喻容色不變。
3.比喻堅貞的操守。
4.比喻美貌。
5.借指美女。 6.尊稱帝王容顏。 7.對他人容顏的敬稱,猶言尊顏。 8.瑩白色。 9.繪畫上稱粉綠色為玉色。
1.見"玉簪"。
1.白沙。
2.比喻雪花。
3.指星斗,亦以喻棋子。
1.佛塔或佛寺的美稱。
1.玉山之巔。神話中西王母的居處,泛指仙境。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后因以"玉山倒"形容人酒醉欲倒之態。
1.《晉書.郄詵傳》"泰始中,詔天下舉賢良直言之士,太守文立舉詵應選……累遷雍州刺史。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本自謙之詞,謂己僅為眾美之一◇以"玉山桂"喻眾美之特出者。
1.即榧實。以產于江西玉山而得名。
1.傳說中的昆侖山的木禾。
1.唐末詩人韓偓號。
1.猶玉山倒。
1.猶玉山倒。
1.對南宋學者汪應辰的尊稱。汪為信州玉山人,其學博綜諸家,精于義理。門人著名者有尤袤﹑呂祖謙﹑章穎等。參閱清黃宗羲《宋元學案·玉山學案》。
1.精美的食物。
1.玉杯。亦泛指酒杯。
2.借指酒。
1.飾玉的竹竿,舞者所持。
1.植物嫩芽的美稱。
1.佩玉相擊的聲音。用以節步。
2.引申為美妙的聲音。
3.對他人言語的敬稱。
4.敬稱他人的詩文。
1.玉制的發飾。
1.飾玉的笙。亦用為笙之美稱。
2.指笙的吹奏聲。
1.星名。常泛指群星。
2.比喻雨滴。
1.玉與石頭。比喻好與壞﹑賢與愚。
2.未經雕琢之玉。
3.指玉。
4.美石。
1.比喻好壞不分。
2.比喻好壞同歸于盡。
1.比喻好壞混雜。
1.猶玉石俱焚。
1.猶玉石俱焚。
1.比喻好壞同歸于盡。
1.猶玉石俱焚。
1.比喻善惡一齊受害。
1.猶玉石俱焚。
1.比喻好壞混雜。
1.比喻好壞混雜。
1.美食。
2.給美食;享美食。
3.古謂占卜灼奄甲時得吉兆。食,通"蝕"。
1.精美的衣食。
1.神仙的居所。
2.指蜂房。
3.喻道理深奧處。
1.潔白如玉的手。
2.為對友人之手的敬稱。
1.謂玉制的劍首。
1.道教傳說中的仙山。
1.形容美人消瘦。
2.喻花木枝丫遒勁的美態。
3.喻花之將殘。
1.論玉的書。
2.表示祥瑞的書簡。
3.指《黃庭內景經》。亦泛指道書。
4.皇家所藏之書。
5.天子的詔書。
1.美女。
1.梳之美稱。
1.對別人書跡的美稱。
1.傳說中食之可以長生的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