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桐樹新生的小枝。北周庾信《詠樹》"楓子留為式,桐孫待作琴。"唐周賀《贈神遘上人》詩"草履蒲團山意存,坐看庭木長桐孫。"后以"桐孫"稱美他人子孫。參見"孫枝"。
2.指琴。
1.盛多貌。
1.暫且;姑且。
1.謂亦將如此。
2.猶言尚且如此。
1.假如,如果。
2.即如,就象。
1.《南史.王融傳》"﹝融﹞詣王僧佑,因遇沈昭略,未相識。昭略屢顧盼,謂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謂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湯谷,照耀天下,誰云不知,而卿此問?'昭略云'不知許事,且食蛤蜊。'"后用以指姑置不問。
1.假使;倘若。
1.正是;確是。
2.卻是;倒是。
3.只是。
4.而且。
1.猶言卻說;姑且先說。宋元說書人于接續前事,新起話頭時常用之,后亦為章回小說的習用套語。
1.猶言可喜﹑幸喜。
1.沮泄,泄漏。且,通"沮"。
1.暫且休整;暫且休息。
2.莫要。
1.見"且猶"。
1.亦作"且由"。
2.尚且。
1.猶暫且。
1.姑且。
1.暫止。猶言慢著。
1.勸人暫留的話。
1.古代男子行冠禮后,據本名涵義另立別名稱"字"。周制,二十歲后﹑五十歲前但稱某甫,謂之"且字"。五十歲后則依排行稱某伯某仲等。
1.暫且;只管。
1.即使;就算。
1.謂姬妾。
1.小妻,側室。
2.泛指婦女。
3.特指奴婢。
1.古時女子謙稱自己。
1.舊時女子謙稱自己。
1.指姬妾侍女之輩。
1.方言。謂婦女在人前表現的卑賤相。
1.古代諸侯貴族女子出嫁,以侄娣從嫁,稱媵◇因以"妾媵"泛指侍妾。
1.魚名。又名婢妾魚。今稱鳑魮鯽。
1.謂古代諸侯之姬妾按期侍夜。
1.見"怯八藝"。
1.舊時北京人對在京做工﹑賣藝或經商的外鄉人的蔑稱。
1.薄弱。
1.膽小驚恐。
1.膽小畏縮。
1.膽小怠惰。
1.見"怯懦"。
1.小心防守而勇于戰斗。
1.懦夫;膽小的人。
1.怕見官員。
1.猶言怕這怕那。
1.膽小的毛病。
1.又怕又悔。
1.即怯癥。
1.膽小不前。
1.膽小怕事;恐懼。
1.土頭土腦的人。
1.見"怯坎兒"。
1.膽小怕事。
1.蒙古語。意譯為翻譯者。引申為代言人。
1.見"怯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