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皮革制成的腰帶。
1.聰慧,機靈。
1.指勉力修身。語本《論語.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1.勤勉好學。
1.敏捷謙遜。
1.聰敏機智。
1.敏捷而周到。
1.吹笛時用手按著笛孔。《文選.馬融》"笢笏抑隱,行入諸變。"李善注"笢笏抑隱,手循孔之貌。"一說,笢笏即篾忽,狀其聲之微細。見清朱珔《文選集釋》。
1.用純美黃金制作的刀鞘末端的裝飾品。珌﹐刀鞘末端飾物。
1.黃金和白銀。
1.質地優良的橇。
1.見"閔鐵"。
1.哀憐。
1.憐愛。
1.憐恤撫慰的詔書。
1.憐憫。
1.哀傷。
1.哀悼;哀憐。
1.憐惜保佑。
1.死者的生日。
1.哀憐救濟。
1.猶氓隸。服苦役的奴隸。
1.憐憫。
1.昏亂貌。
1.猶憐憫。
1.憐憫貌。
1.相傳為秦始皇坑儒之處。在今陜西省臨潼縣境。參閱《史記.儒林列傳》"焚《詩》《書》,坑術士"張守節正義。
1.哀傷。
1.猶愍冊。
1.憐恤。
1.謂父母之喪。
2.指帝王死于非命。
1.撫恤。
1.指皇帝的聽聞。
1.黃綿所制的小球。懸于冠冕之上,垂兩耳旁,以示不欲妄聽是非。
1.增益。
1.亦作"僶勉"。努力,勤奮。
2.勉強。
1.見"僶俛"。
1.努力;奮勉。
1.有名的戲班。
1.著名的地區。
1.名刺;名片。
1.名貴的寶物。
1.名望與行輩。
2.猶名流。
1.指有名的文章或書畫。
1.對名實關系的辯論。
1.宋代禮部郎中的別稱。參見"名郎"。
1.指名逮捕。猶言通緝。
2.有名的捕快。
1.見"名不副實"。
1.亦作"名不符實"。
2.名聲與實際不相符合。
1.謂所傳的名聲與實際相符。
1.謂盛名非憑空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