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掃帚星。彗星的俗稱。常用以作比喻。
1.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
2.拉開無箭的弓﹐做出發射的樣子。
3.毫無事實根據而亂加攀扯。
1.照例應付﹐敷衍了事。
1.空和滿。
2.比喻事物的盛衰﹑消長﹑興亡等變化。
1.即虛像。
1.清澈透明的樣子。
1.浮淺庸愚。
1.唐中書舍人蕭嵩長大多髯。玄宗欲以蘇飂為相﹐命嵩起草詔書。既成﹐不中玄宗之意﹐擲其稿于地﹐曰"虛有其表耳。"事見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因稱徒有外表沒有實學為"虛有其表"。
1.語出《莊子.應帝王》"壺子曰'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成玄英疏"委蛇﹐隨順之貌也。至人應物﹐虛己忘懷﹐隨順逗機﹐不執宗本。"后因謂假意殷勤﹑敷衍應酬為"虛與委蛇"。
1.假話;空話。
2.不用典故的語句。
1.虛假的名聲。
2.不實的贊揚。
1.指道家思想。元﹐同"玄"。
2.指構成物質世界的本元。即太虛之元氣。
1.清虛超逸。
2.博大高遠。
3.玄虛而不切實際。
1.不切實際的愿望。
1.環繞在月亮或太陽周圍的光氣。
1.捏造﹐假托。
1.虛偽狡詐。
1.夸大。
2.猶虛設。
1.假裝出盛大的氣勢。
1.虛實;真假。
1.中醫名詞。體質虛弱的人所發生的身疲力乏﹑心悸氣短﹑自汗盜汗等癥狀。
1.白白地丟棄﹑扔掉。
1.沒有雜念﹐心神專注。
2.身體內部虛弱。
3.虛心;謙虛。
4.空腹;中空。
5.石鐘乳之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二.石鐘乳》。
1.人體因水分運化失調而造成的肌膚浮腫現象。
1.無人駕御的船只。語本《莊子.山木》"方舟而濟于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
2.比喻胸懷恬淡曠達。
3.謂任其漂流的舟楫。常比喻人事飄忽﹐播遷無定。
4.輕捷之舟。
1.虛心期待。
1.謊騙。
1.精明能干﹑有經驗的人。
1.即虛詞。指不能單獨成句﹐意義比較抽象﹐而具有一定語法意義的詞。如介詞﹑連詞﹑助詞。
2.無用的贅字。
空著左邊的位置。古代以左為尊,因用作款待賓客的敬稱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
1.空的坐位。
2.謂非進餐時的坐法。相對于"食坐"而言。
3.無實證而定罪。
1.指空缺的職位。
1.木名。即椰子樹。
1.形容對人關懷備至。
1.形容風揚火氣。
2.輕輕吹氣。
3.呵氣使暖,比喻關心愛護。
1.嗟嘆。
1.比喻拯絕扶危。
1.《后漢書。鄭太傳》"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并無軍旅之才,執鋭之干。"李賢注"枯者噓之使生,生者吹之使枯。言談論有所抑揚也。"后因以指能說會道,有辯才。
2.謂拯絕扶危的恩德。
1.象聲詞。
1.嘆息。
1.仰天吐氣。
1.大氣鼓蕩,吐納呼吸。
2.啼泣貌。
1.哽咽;抽泣。
1.同"噓唏"。
1.同"噓噏"。
1.抽泣悲嘆。
1.吐納;呼吸。
1.呼吸。猶言瞬息之間。
1.嘆息。
1.形容喘氣的樣子。
1.云霧涌出貌。
2.象聲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