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刑部。
2.明清以稱戶部。
3.舊指財政部。
1.鸞與鷺。常用以比喻高貴者。
1.媒妁。
1.鑄有鳳鸞飾物的宮門。借指宮廷。
1.見"鸞鶴"。
1.冠冕名。唐代三公的禮冠。
1.鸞鈴鳴響。
2.鸞鳳和鳴。比喻夫妻和美。
3.彈琴的一種指法。
1.彈奏演唱的美稱。
1.帷幕的美稱。
1.天子的車乘。
1.傳說中的神鳥﹑瑞鳥。
1.見"鸞耦"。
1.鸞鳥配對。比喻情侶。
1.有鸞鳥圖飾的褥墊。
1.雕有鸞鳥的玉佩。
1.車駕的美稱。
1.比喻書法筆勢之妙。
2.比喻飄泊無定所或夫妻﹑情侶離散天各一方。
1.翰林院的別稱。
1.見"鸞棲"。
1.比喻書法筆勢飛舉之態。
1.見"鸞旗"。
1.天子儀仗中載有鸞旗的前導車。
1.鸞鶴飛舞。奇特生動貌。
1.形容行走有節奏有威儀。
1.繡有鸞鳳花飾的衾被。
1.謂乘鸞仙去之情。
1.鸞車橫木上所飾的金鳥。
1.亦作"鸞?"。
2.宮闕。
1.南朝梁庾肩吾《序》"波回墮鏡之鸞,楷顧雕陵之鵲。"后以"鸞鵲"指書法優美。
1.繡有鸞鳥的裙子。
1.傳說中的仙山名。
1.羽扇的美稱。
1.刻有鸞鳥花紋的酒杯。《文選.嵇康》"鸞觴酌醴﹐神鼎烹魚。"張銑注"鸞觴﹐杯也﹐刻為鸞鳥之文。"《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周郊祀樂章》"上天垂景貺﹐哲后舉鸞觴。"唐駱賓王《冬日宴》詩"促席鸞觴滿﹐當爐獸炭然。"一說﹐為刻成鸞鳥形狀的酒杯。
1.鸞鈴鳴聲。
2.指笙簫聲。
1.笙的美稱。
1.五代時稱吳越國專畫相貌的畫工。
1.書信。
2.男女定親的婚帖。
1.成對的鸞鳥形飾物。
1.絲帶的美稱。
1.唐代指門下省。
1.鸞駕的車。指仙車。
1.比喻賢愚善惡不相共處。
1.宮殿高臺的美稱。
2.唐時門下省的別名◇借指朝廷高級政務機構。
3.妝臺。
1.即門下侍郎。
1.束腰的絲帶。
1.指宮廷。
1.見"鸞鵠停峙"。
1.鸞鳥之尾。借指錦鞋。
1.鸞鳥華美的紋彩。比喻文章纖麗。
①凝不清雙眼迷茫|迷茫的原野。②神志恍惚心中一陣迷茫。
1.亦作"迷騖"。
2.猶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