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初二國名。相傳兩國有人曾因爭地興訟﹐到周求西伯姬昌平斷。《詩.大典.綿》"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史記.周本紀》"于是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芮之人未見西伯,皆慚,相謂曰'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祗取辱耳。'遂還,俱讓而去。"后因以"虞芮"指能謙讓息訟者。
1.處世無棱角貌。
1.圍繞。
1.牢獄。
1.圓形兵陣。
1.天穹。燾,覆蓋。
1.天道,宇宙自然運行之常道。亦借指君主效法天道以實行統(tǒng)治的方法。
1.環(huán)堵。指門。
1.測量圓的方法。
2.指幣制。
1.圓與方。方圓。
2.古謂天圓而地方,故以"圜方"指天地。
1.獄門。亦借指為牢獄。
1.古代主管貨幣﹑金融的機構。
1.圓蓋。指天。
1.儒者戴的圓形帽子。也叫鷸冠。
1.王莽時所造貨幣上的圓孔。
1.古代飲器名。周代士旅食時所用之壺。
1.錢幣。
1.漩渦急流。
1.圓周率。
1.圓門。獄門。
1.圓魄。圓月。
1.古代錢幣。周始立九府圜法,鑄圓形圓孔狀錢幣,后改為圓形方孔,遂為中國古代錢幣的基本形狀。
1.牢獄。
1.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亦用以祭天地。
1.同"圜丘"。
1.古代宮殿前的高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臺,臺上起樓觀,上圓下方。
1.圓形小屋。
1.互相顧看;向四周看。
1.獄室。
2.神話傳說中養(yǎng)虬龍的處所。
1.即圜丘。
1.牢獄。
1.包圍。
1.天。
1.見"圓鑿方枘"。
1.猶天道。借指天。
1.古樂十二律之一,一名夾鐘。
1.旋轉。
1.即原蠶。第二次孵化的蠶。
1.形容說話和緩而連續(xù)不斷。
1.見"邍隰"。
1.高平干燥地和低下潮濕地。
1.海鳥名。
1.深遠玄奧。
1.遠方;國外。
1.遠大的抱負。
1.猶疏遠。
1.遠及;傳布遠方。
1.遠方邊邑。
1.邊遠地區(qū);遠方。
1.離別到很遠的地方去。
1.傳播到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