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草名。可作紅色染料。
2.即胭脂。一種紅色的顏料。婦女用作化妝品。亦用作國畫的顏料。
3.泛指紅色。
4.指美女。
5.喻鮮血。 6.古劍名。 7.漢時匈奴王單于正妻的稱號。 8.山名。 9.泛指北地;邊地。
1.清制,地方發生災情,由督撫委派官員勘定受災程度,六成以上的為成災,五成以下的為不成災。然后結報督撫,限期奏聞。夏災限六月報完,秋災限九月報完。
校正(文字)。
1.亦作"龕虣"。
2.平定暴亂。龕,通"戡"。
1.見"龕暴"。
1.壁龕。
1.亦作"龕鐙"。
2.佛龕﹑神龕前的長明燈。
1.見"龕燈"。
1.攻克敵方。龕,通"戡"。
1.謂戰勝﹑平定。龕,通"戡"。
1.壁龕中的燈火。
1.攻克翦滅。龕,通"戡"。
1.平定。龕,通"戡"。
1.以石龕為居。
1.懸在壁上的洞窟。
1.平定叛亂。龕,通"戡"。
1.指佛寺。
1.平定變亂。龕,通"戡"。
1.流蘇下垂貌。
1.平定天下,龕,通"戡"。
1.壁上小龕。
2.墓穴。
1.壁龕中的佛像。隋江總《攝山棲霞寺碑》"其第二子仲璋為臨沂令﹐克荷先業﹐莊嚴龕像﹐首于西峰石壁與席禪師鐫造無量壽佛﹐坐身三丈一尺五寸﹐通座四丈。"后因以指佛像。
1.窗形的石龕。
1.龕山與赭山的并稱。在浙江省蕭山市東北。古時兩山夾江對峙。現均處錢塘江南岸。
1.僧徒的塔狀盛尸器。
1.放神主的龕。
①掌管戒律的喇嘛。②喇嘛寺的主持人。③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僧官名。
1.漸近;漸漸。
1.猶適合。
2.正好;正可以。
1.能夠。
2.才能;擅長。
澳大利亞首都。人口30萬(1994年)。城市以格里芬湖為中心,湖南為行政區,湖北為商業中心。多公園和林地,有花園城”之稱。有國立堪培拉大學、圖書館、藝術館等。
1.忍受。
1.高士;賢能之士。
〈書〉風水。
1.古時為占候卜筮者之一種◇專稱以相地看風水為職業者,俗稱"風水先生"。
1.高貌。
1.深陡。
1.高峻。
1.亦作"嵁巗"。
2.高峻的山巖。
1.見"嵁巖"。
1.猶言中興。謂平定叛亂,復興王業。
1.平定誅戮。
平定叛亂。
1.消弭禍亂。
1.勝天;控制自然界。
1.平定殲滅。
1.平定。
1.坑穴。喻險境。
1.憤恨。
坎兒1指最緊要的地方或時機;當口兒這話說到~上了ㄧ事情正處在~上。 坎兒2 [kǎnr]同‘侃兒’。
1.涂棺用漆的一種『喪制,中二千石以下,棺用"坎侯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