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北京舊俗以正月十九日為祭祀元道教全真教主長春真人丘處機的節日。此日為丘之生日。又稱燕九節。
1.不得已。
①通達,不疑惑知者不惑|力行而不惑。②《論語·為政》有四十而不惑”句,后借指四十歲不惑之年|將近不惑之人。
1.不循法度。
1.謂衣不縫邊。
2.不修葺。
不受限制、拘束不羈之才|放浪不羈。
1.見"不羈"。
1.趕不上;來不及。
2.不如;比不上。
3.不到。
4.猶未達,不識。
1.唐服裝名,即短褲。意謂不到秋涼即須易裝。
1.不善。
2.不吉利。
1.不就。
1.佛教語。謂諸法相狀雖異而性體則一。
2.形容既不親近,也不疏遠。
1.不尋根究底。
2.不到極點;不到頂點。
3.不合中正的準則。
4.不急。
5.無窮;無限。
1.不切需要。
2.不急速。
1.無關緊要的事情;不急于做的事情。
1.不檢束;放縱。
2.書信用語。不盡之意。
1.無成就;不成功。
2.不棲止。
3.不齊一,不一致。
1.猶言不勞,不須。籍,通"藉"。
1.不盤查。
2.未近,不到。
1.無法計算數目。形容很多。
1.見"不暨"。
①不渡河臨江而不濟。②不成功事若不濟,老臣死之。③不行;不好精力不濟|命運不濟。
1.不能成事;不頂用。
2.病重無救。
1.不與。
2.不至。
指冬季農事較少(時節)利用~做好室內選種工作。
1.冬天空中降落的白色小冰粒。
1.冬日孤寂凄清的心情。
1.謂冬季陽光溫暖。
農民在冬季農閑時學習文化的組織。
冬季訓練籃球隊即將投入~。
1.即柊葉。直立草本植物。其葉如芭蕉,用以包物。產于云南﹑廣西﹑廣東等地。
冬季穿的御寒的衣服。
冬季在江河湖海里游泳~比賽ㄧ不畏嚴寒,堅持~。
1.鳥類于春秋兩季更換體表的羽毛。秋季更換的新羽稱冬羽。
1.謂周朝天子于冬季會見諸侯。
指農歷十一月。
運輸部門指冬季的運輸業務。
1.見"冬藏"。
1.方言。晩稻。
冬眠。
1.冬季的賑濟。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這一天太陽經過冬至點,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參看〖節氣 〗、〖二十四節氣 〗。
黃道上最南的一點,冬至這天太陽經過這個位置。
南回歸線。參看〖回歸線 〗。
1.亦稱"冬除"。
2.冬至節的前一天。
冬季穿的御寒的服裝。
1.象聲詞。
1.鳥名。
1.沾濕貌。
1.饑寒交迫。涷,通"凍"。
1.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