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編纂整理。
2.修繕。
1.倒塌的山。多用以形容云頹之狀。
1.精神委靡,耽于憂傷。
1.衰敗的趨勢。
1.頹廢衰弱。
1.愁思,傷感。
1.頹敗的風俗。
1.攛掇,慫恿。
1.頹唐孤獨。
2.衰竭。
1.頹廢疲塌。
2.倒塌。
1.頹廢疲敝。
1.猶崩塌。
1.悲愁嘆息。
①精神委靡他的神態顯得憔悴而頹唐。②凄涼蕭索老境頹唐。
1.流動的池水。
1.猶陵夷;衰頹。
1.詈詞。謂怨詬上天。
1.崩壞。
1.亦作"頹沲"。
2.水流向下宣泄。亦指向下宣泄的水流。
1.猶差勁。
1.衰敗紊亂。
1.頹敗荒蕪。
1.如風嘶般的嘆息聲。
1.死者的靈魂。
1.逃亡的罪人。
1.《漢書.蒯通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顏師古注引張晏曰"以鹿喻帝位。"后因以"亡鹿"比喻失去政權。
1.大略,大約。
1.暫且不說,不必論及。
1.《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鉻?'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后以"亡馬"比喻因禍得福,禍福相生。
1.見"亡歿"。
1.滅亡。
1.流亡在外的百姓。
1.猶言亡歿。
1.流亡者。
1.本指脫離戶籍的逃亡者◇泛指不顧性命,犯法作惡的人。
1.亦作"亡沒"。
2.死亡。
1.無奈。
1.逃跑并躲藏起來。
1.叛逃。
1.亡叛。
1.謂國破家亡。
1.連詞。抑或,還是。
1.無敵。
1.指去世的父母。
2.死掉父母。
1.《史記.項羽本紀》"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后因以"亡秦三戶"指不畏強暴,奮起推翻黑暗統治之事。
1.晉王獻之卒,其兄徽之取獻之琴彈之,久而不調﹐乃嘆曰"嗚呼子敬,人琴俱亡。"子敬,獻之字。見《晉書.王徽之傳》◇因以"亡琴"為悼念亡弟之典實。
1.無情。
1.沒有窮盡。
1.喪生。
1.逃遁。
2.散失。
1.散失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