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相連。
1.不明了;不明白。
2.未完;沒完。
3.常置動詞后,強調動作的不可能。
4.謂不能了結。
1.猶不了了之。
1.窗欞樣式的一種。又稱柳葉格。
1.把未了的事情放在一邊不去管它,就算完事。
1.謂不易了結的關系。
連詞。表示意思轉折,出乎意料剛才天還很好,不料竟下起雨來了|原以為他上午就到,不料火車誤了點。
1.不考慮。
舊譯《大英百科全書》。1771年在蘇格蘭愛丁堡出版。共三卷。以后不斷修訂出版。1941年版權歸美國芝加哥大學所有。1974年出版第十五版,共三十卷。分三部分百科類目、百科簡編及百科詳編。1986年本又增至三十二卷。
1.倔強不馴。不劣,不馴順;方頭,指為人不圓通。
1.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堅貞高潔的品質,不因外界影響而有所改變。語本《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言至堅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君子雖在濁亂,濁亂不能污。"
1.不吝惜。
1.不曉悟。
2.不靈驗。
3.不起作用,不成功。
1.即令支。古國名。其地約在今河北省灤縣﹑遷安縣間。
1.不留一點空余之地。多指言語行動沒有留下回旋的地步。
1.不磨礪,不雕琢。比喻不學習,不磨練。
1.比喻才干不外露。
1.《禮記.儒行》"毀方而瓦合"漢鄭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與眾小人合也。"孔穎達疏"圭角謂圭之鋒铓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異眾過甚,去其大圭角,言猶有小圭角也。"后因以"不露圭角"謂深沉不露鋒芒。
小說家。原名熊耀華,原籍江西,生于香港◇隨家去臺灣。畢業于淡江學院。1960年起專事武俠小說創作。著有《蒼穹神劍》、《多情劍客無情劍》、《陸小鳳》、《楚留香傳奇》、《白玉老虎》等。其小說多被改編成影視劇。
1.古代食品名。
1.象聲詞。
2.形容物體轉動。
1.形容滾動。
1.指古樂律。古代認為度量衡之制起于樂律。
2.指古時的律令。
1.古代以黃鐘為度量衡的標準。相傳黃帝時樂官伶倫造律尺,名古律尺,又名縱黍尺。以一粒秬黍的縱長度為一分,九分為一寸,九寸為一尺。參閱明朱載堉《律呂精義.內篇十》。
1.古雅美盛。
1.古樸的形貌。
1.見"古門道"。
1.舊時稱戲曲舞臺上的上場門和下場門。亦名鬼門道。因由此出入者皆是已死之古人,故名。
1.猶久遠,悠邈。
1.指古老的驛站。髍,驛車。
1.年代久遠的墨。
2.古人墨跡。
1.古樸凝重。
1.先秦印章的通稱。鉩,即璽。古鉩印面為當時六國的篆書,風格奇特多變,不易辨識,形式多樣。秦統一六國,皇帝所用稱"璽",官﹑私所用均改稱"印"。材料多數是銅,間有銀和玉等。
1.猶古怪。
1.見"古?"。
樸素而有古代的風格建筑風格~典雅丨筆力蒼勁~。
1.指古代詩文的氣韻。
1.古代樂器。
2.特指古代鐘鼎等器物。
1.古時貨幣。泛指自先秦刀布以迄清代圓錢等。以其形制文字易代殊異,為研究歷代社會經濟的重要史料。以此為研究對象者形成古錢學,為考古學的一個分支?!杜f唐書·憲宗紀上》"黃河岸塌處得古錢三千三百,其形小,方孔,三足。"宋梅堯臣有《飲劉原甫家原甫懷二古錢勸酒其一齊之大刀長五寸五其一王莽時金錯刀長二寸半》詩。
1.古樸端肅。
2.古樸簡勁。
我國很古就有的一種弦樂器,用梧桐等木料做成,有五根弦,后來增加為七根,沿用到現代。也叫七弦琴。
1.古雅的情趣。
1.古樸誠謹。
泛指古代的人。
1.古雅的意趣﹑色調。
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或情調。
1.亦作"古歰"。
2.形容文句古奧難讀。
1.見"古澀"。
1.古寺。
地質歷史中起自約57億年前至25億年前的時代。持續時間約32億年。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等六個紀。該時期形成的地層稱古生界”。生活的生物群以無脊椎動物為最重要。中國該時期主要分布海相地層。在中后期形成了不少含煤地層。
古代動物和古代植物的統稱。古代生物的遺體有少數變成化石保存下來,如三葉蟲、恐龍、猛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