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先秦印章的通稱。鉩,即璽。古鉩印面為當時六國的篆書,風格奇特多變,不易辨識,形式多樣。秦統一六國,皇帝所用稱"璽",官﹑私所用均改稱"印"。材料多數是銅,間有銀和玉等。
1.骰子游戲的一種名目。擲得紅多者為勝。
1.見"搶地呼天"。
1.猶言趁火打劫。
1.以暴力掠奪。
1.在器物上嵌金作為裝飾。
1.在危急情況下突擊救護。
1.骰子游戲的一種名目。六顆骰子﹐按一定的點色組織﹐定出"開"數(猶分數)﹐比賽誰的"開"數多﹐稱作"搶快"。
2.爭先求快。
1.竹籬笆。
1.搶劫擄掠。
搶劫;劫掠燒殺搶掠|搶掠民財。
1.放下;翻轉。
1.骨牌游戲的一種。
1.特出的才能。亦指才能特出之士。
2."翹材館"的省稱。
1.《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引逸詩"翹翹車乘,招我以弓。"后因謂禮聘賢士的車子為"翹車"。
1.猶虔誠。
楚荊木。高出雜樹的荊木。《詩·周南·漢廣》翹翹錯薪,言刈其楚?!焙笥寐N楚”比喻優秀特出的人才或突出的事物翹楚可敬|推為小說之翹楚。
1.盼望等待。
1.《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引逸詩"翹翹車乘,招我以弓。"杜預注"古者聘士以弓。"后因以"翹弓"為禮聘賢才的典實。
1.《文選.左思》"翹關扛鼎,拚射壺博。"李周翰注"翹﹑扛皆舉也。關,門關也。"后用作武試科目名。
1.漢公孫弘為宰相,設翹材館,以羅致天下人才。見《西京雜記》卷四◇因以"翹館"謂招致才學穎異之士的館舍。
1.謂舉發別人過失。
1.謂惶悚不安地盼望。
1.高聳貌。
1.遠懷系念。
1.行步矯捷。
1.崇敬。
1.上舉。
2.猶特出。
1.見"翹俊"。
1.亦作"翹俊"。亦作"翹雋"。
2.才智出眾的人。
1.方言。木板﹑紙張等的平面受濕再變干而不平。
1.舉足跳躍。語本《莊子.馬蹄》"龁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
1.翹陸。
1.聰慧,聰穎。
1.表明,表白。
1.猶仰慕。
1.翹首盼望。
1.同"翹企"。
1.出群貌。
2.高而危殆貌。
3.引申為惶恐謹慎貌。
4.上舉貌。
5.眾多貌。 6.企盼貌。
1.企望殷切。
1.見"翹勤"。
1.特出貌。
2.昂首企足貌。多用以形容期待或思慕。
3.挺直貌。
1.高簪。
1.又名"卷舌音"。即舌尖后音。由舌尖向上翹起和硬腭前部相接觸,使氣流受阻而構成的一種輔音。如普通話聲母zh﹑ch﹑sh﹑r。
抬頭而望;也形容盼望之切翹首晴空|登高翹首,遠望家鄉|翹首以待。
1.抬頭踮腳。形容盼望殷切。
1.見"翹首跂踵"。
1.懸想。
1.謂惶悚不安地等待盼望。
1.挺然直立;高昂。
1.特出,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