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族名。東胡族的一支。以游牧打獵為生。秦漢之際遷至烏桓山(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北),故稱烏桓『武帝以后歸附漢朝,開始從事農業生產。曹操東征烏桓取勝后,萬余烏桓人遷到中原落戶,部分留居東北,漸與其他民族融合。
商品經濟”的對稱。不是為了交換,而是為了滿足生產者或經濟單位本身需要而生產的經濟形式。在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里占統治地位。具有自給自足、排斥社會分工以及生產單位分散、規模狹小、生產技術墨守陳規等特點。在自然經濟形態下,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處于從屬地位,起著補充的作用。封建社會末期逐漸瓦解,為商品經濟所代替。
研究自然界的物質形態、結構、性質和運動規律的科學。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等基礎科學,以及材料科學、能源科學、農業科學、醫學科學等應用技術科學。主要研究運動著的物質、物體,認識自然現象的本質和規律,預見新現象,指出利用自然規律的可能性等。
由自然科學的一個或幾個基本學科的理論變革所導致的整個自然科學系統的根本變革。有時也泛指某一學科的理論變革,如20世紀的天文學革命、分子生物學革命等。它的主要標志是思維方式的變革。一般是觀察事實積累到一定程度,特別是某一意義重大的新事實的發現,促使新的理論揚棄原有的理論而成為占統治地位的理論。
對自然科學的性質、理論結構、方法、基本概念、成長條件、發展規律、社會歷史作用以及與其他社會意識形式的關系等的哲學思考。辯證唯物主義自然科學觀認為,自然科學源于社會實踐并隨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科學的概念、定律、原理是客觀規律在人的頭腦中的正確反映;科學的發展受社會制度、階級及其思想體系的影響,但具有相對獨立性;自然科學可以轉變為直接的生產力,是推動歷史前進的革命力量;自然科學是唯物主義哲學的基礎,辯證唯物主義是指導自然科學發展的唯一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可以利用來代替人力的自然界的動力。如風力﹑水力等。
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鍛煉身體的方法。常用的有日光浴、空氣浴、水浴等。在戶外進行的體育鍛煉,也能充分利用自然因素,提高鍛煉效果。
自然事物的美。與社會美合稱現實美。主要分為兩種形態一是經人類加工改造過的自然對象的美,如田地、園林等;另一是未經人類 加工改造過的自然對象的美,如星空、大海等。它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喚起人的美感。最高表現形態是人體美。
通常指在一定范圍內地質構造、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動物群落等自然特征具有相對一致性的區域。它可分為綜合自然區和部門自然區。前者如中國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區和青藏高寒區三大自然區;后者如地貌區、氣候區、水文區、植被區、動物區等。
①法人”的對稱。基于自然出生而依法在民事上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個人。在我國,公民在民事法律地位上和自然人同義。②與社會人”相對。在社會學中指脫離母體后,還沒有經歷社會化過程的人。只具有人的自然屬性,而不具有人的社會屬性。
也稱正整數”。用以表示事物個數或給事物編序的數,即1,2,3,…它是由1開始逐次加1而得到的。在現代數學中,往往把0”也歸屬于自然數中。還可以用公理的形式來定義自然數。參見皮亞諾公理”(1104頁)。
對一個特定地區的自然條件進行綜合分析評述,為該地區因地制宜地發展,合理安排生產布局,提高經濟、社會、環境綜合效益提供依據。內容有(1)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利用現狀和潛力;(2)自然條件與資源分布及相互結合的狀況;(3)自然條件對各生產部門的有利及不利因素;(4)提出區域開發利用的方向和步驟。
各種自然條件(如溫度、光照、干濕度等)劇烈變化引起的基因突變。突變率很低,在高等生物中為億分之一至萬分之一;在低等生物如細菌中,只有百億分之一至萬分之一。
1.天然生成之物。如人類﹑禽獸﹑魚介﹑草木﹑礦物等。
1.指自然界中的某種狀況。如物理現象﹑化學現象等。常與社會現象對稱。
自然界對生物的選擇作用,即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現象。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在自然條件下,生物普遍存在變異,有利于生存的變異得到保存,不利于生存的變異被淘汰。由此可說明物種形成、生物的適應性和生物界的多樣性。
書名。牛頓著。1687年問世。共分三編第一編給出質量、動量、慣性、力的定義,闡述力學運動三定律--慣性定律、力和加速度定律、作用與反作用定律;第二編論述質點在氣體和液體中的運動,研究了聲學;第三編討論天體運動,總結了萬有引力定律。
19世紀中后期出現在法國的一種創作傾向。著重描寫現實生活的個別現象和瑣碎細節,追求事物的外在真實,并企圖用自然科學規律特別是生物學規律解釋人和社會。代表作家有龔古爾兄弟。左拉的作品中也有較多的自然主義成分。
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并能為人類利用的自然要素。它們是人類生存的重要基礎,是人類生產生活所需的物質和能量的來源,是生產布局的重要條件和場所。一般可分為氣候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旅游資源和海洋資源。
由緩慢氧化所引起的自發燃燒。稻草、煤炭、擦機器的棉紗等物,如堆放在空氣不流通之處,緩慢氧化所產生的熱不易散出,溫度逐漸升高,時間長了可能達到堆物的著火點,就會引起燃燒。
1.猶自亂。
2.猶自馴。
1.自殺。
1.自信﹐自用。
2.自覺承擔;當作自身的職責。
3.猶自禁﹐自己承受。
1.猶自管﹐盡管。
2.猶自當﹐本當。
1.謂自己得以容身。
1.猶自若。神態鎮定自然。
2.猶相當。
3.謂依然如故。
4.自由;不受拘束。
5.活動等不受阻礙。
1.自己得到好處。
1.鎮靜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1.比喻只顧自己﹐不關心別人。
礦物本身固有的顏色。取決于礦物內部性質,因而具有鑒定礦物的意義。
1.自己殺死自己。
1.自覺行善。
1.自作主張;獨自行動。
1.自我傷感。
2.自己傷害自己。
1.自高;自負。
1.自行節制。
1.親自;自己。
1.謂文藝杰作﹐傳神出于自然﹐不靠刻意雕飾。
2.自我神化;故弄玄虛。
1.克制自己。
1.約束自己。
1.自行省察;自我反省。
1.因感空虛﹑不足而內心若有所失。
2.自己失去時機。
3.失身。
4.自己逃逸。失﹐通"逸"。
1.自己知道﹑認識。
1.如實自報。
1.靠己力養活自己。
自己承受自己釀成的后果。多指自己做了壞事而受到懲罰他誣告人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真是自食其果。
1.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
1.自己說出的話不算數。形容不守信用。
1.猶自誓。立志不移。
1.自己看;自己認為。
2.看待自己。
1.自我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