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文藝杰作﹐傳神出于自然﹐不靠刻意雕飾。
2.自我神化;故弄玄虛。
1.謂賢明君王的恩惠。
1.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2.指不遠的未來。
1.方言。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1.嚴明刑罰,整飭法度。
1.見"明罰勑法"。
硫酸鋁鉀”的俗稱。見硫酸鋁鉀”(1000頁)。
1.光輝的典范。
1.漢元帝宮人王嬙字昭君,晉代避司馬昭(文帝)諱,改稱明君,后人又稱之為明妃。
1.明確職分。
2.明確的本分。
1.鮮艷的服飾。
1.見"明輔"。
1.猶言大府﹑官府。
2.漢魏以來對郡守牧尹的尊稱。又稱明府君。
3.漢亦有以"明府"稱縣令,唐以后多用以專稱縣令。
4.猶言證明人。
1.賢明的輔弼。
2.亦作"明甫"。證人。
1.明智干練。
1.明白告知。《楚辭.九章.懷沙》"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洪興祖補注"告﹐語也……故以此明白告諸君子。"一說﹐當讀為"明皓"﹐光明磊落。見郭沫若《屈原賦今譯》。
1.舊時對有名位者的尊稱。
1.見"明公正氣"。
1.見"明公正氣"。
1.指神祠。
1.漢代宮殿名。
2.泛指宮殿。
1.漢宮名。
2.泛指宮殿。
1.形容非常明亮。
1.后趙置織錦署,在中尚方有大登高﹑小登高﹑大明光﹑小明光等錦◇亦以"明光錦"泛指明潔閃光之錦。
1.光亮耀眼。
1.見"明光爍亮"。
1.明顯的規鑒。
2.明確的法度或準則。
1.聰穎果決。
1.顯赫的名稱﹑稱號。
1.天河,銀河。
1.明白真實。
2.猶明察;明辨。
1.對王侯或地方官長的敬稱。
1.賢明的君主。
1.加強警戒◎,斥候。
1.鮮明;明亮。
1.唐玄宗(李隆基)謚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世詩文多稱為明皇。
1.正黃色。
1.見"明晃晃"。
1.見"明晃晃"。
1.見"明輝"。
1.見"明輝"。
1.指明快的節拍。徽,古代琴面指示音節的標志。
1.大的恩惠。
2.聰明,聰慧。惠,通"慧"。
聰明才智明慧,能言善辯。
1.明暗;陰晴。
1.猶言明媒正娶。
1.猶言明媒正娶。
1.聰明豁達。
2.明朗開闊。
1.古代占卜和祭祀時,用銅鏡映日聚光所點燃的火。
2.明亮的火光。
3.謂公開搶劫。
1.同"明火執仗"。
1.同"明火執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