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盤旋貌。
周刊。1918年12月創刊于北京。初由陳獨秀、李大釗主編。宣傳新思潮,曾登載《共產黨宣言》的部分譯文◇由胡主編,并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引起論戰。1919年8月被北洋軍閥政府查禁。
1.瑰寶;美玉。
1.以美物酬神。
2.酬神的美物。
1.完美齊備。
1.形容好的東西太多,一時接受不盡。
1.美好多才。語本《詩.齊風.盧令》"其人美且偲。"毛傳"偲,才也。"鄭玄箋"才,多才也。"
1.出色的才學。
2.杰出的人才。
1.優良的木材。
2.不凡的資質。
1.好差事,常指稱心的職事。
1.贊美的稱呼。
2.美好的聲譽。
1.美滿的成就。
1.謂除授美官。
1.稱美與諷惡。多用于詩文。
1.形貌俊美的貧士。
指高尚的道德行為和優良的道德品質。不同時代和社會有不同的具體內容。古希臘奴隸主把智慧、勇敢、節制與正義這四主德作為主要美德。中世紀基督教提倡信仰、希望和仁愛三種基本美德。中國古代儒家提出孝、悌、忠、信四種美德。在社會主義社會,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五愛是每個公民應當具備的基本美德,同時肯定勤勞、勇敢、節儉、誠實等歷代勞動人民的傳統美德。
1.殷富肥饒之地。
1.美丑;好壞。指財貨﹑容貌﹑年成﹑政俗等。
2.是非。
1.美好的風范。
1.好風,和風。
2.良好的風化。
1.變亂。
1.舊指背理而動的軍隊。
2.指叛亂的軍隊。
1.猶逆浪。
1.預卜,先知。
1.見"逆毛鸧"。
1."順差"的對稱。有貿易逆差和國際貿易逆差。前者亦稱"入超",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進口商品總值超過出口商品總值;后者指國際收支中,付出款項總額超過收入款項總額。
1.叛逆者的財產。
2.猶倒產。分娩時嬰兒足先下。
1.悖逆綱常。
1.叛逆之臣。
1.排斥。
2.預測。
1.逆黨。
1.對年輕敵酋的蔑稱。
1.預測。
1.指違背禮數的言辭。
1.倒刺,鉤針。
1.猶逆順。指違背事理與順應事理。
1.猶逃竄。
1.亦作"逆睹"。
2.預知;預見。
1.舊指弄權作奸的宦官。
1.結伙作惡的人;叛逆的黨人。
2.指反動政黨。
1.違背事理。
2.指叛逆的行為。
1.違背道德綱常。
1.古代指勇﹑爭﹑戰﹑怒等有背慈善仁愛之事。
2.背棄仁德。
1.猶預料。
1.將某一定理的條件和結論互換所得的定理就是原來定理的逆定理。
1.見"逆觛"。
1.失度。
1.預料;推測。
1.事先遁逃。
1.困厄不順。
1.悖逆兇惡。
2.指悖逆兇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