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容忍寬恕。
1.刮臉,用剃刀把臉上的胡須和汗毛刮掉。
1.整飭勤勉。
1.美好的名聲。
2.匡正名分。
3.循名,依照名稱。
4.加強修養以求名譽。
5.謂置備名帖,以作通報姓名之用。
指政治有序、有法度有著修明的內政與強大的國力為后盾。
1.漂亮的眼睛;美目。
1.調整相互間的關系,使之親密和睦。
1.卓越的才能。
2.施展才能。
天主教、正教中離家入修會的女教徒。通常須發三絕大愿,即絕財”(不置私產)、絕色”(不嫁)、絕意”(不持私意,聽從教會命令)。從事祈禱或傳教等工作。在中國,有時稱嬤嬤”。
1.修理損壞的部分和配齊殘缺的部分。
1.古代諸侯之間派遣使臣進行友好訪問。
1.治理。
2.謂建立友好關系。
1.謂修身齊家。
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省稱。語本《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后泛指倫理哲學和政治理論。
1.整理恢復。
1.修道煉氣。
修理建筑物修葺房屋|修葺城壘。
1.謂做有益于眾人的善事。
1.大路。
1.彌縫保全。
1.整飭貌;嚴正貌。
2.形容水聲。
3.長貌。
1.猶修書寫信。染,染翰作書。
1.祭禱消災。
1.內修政教,抵御外敵。
1.使用和平方式。
1.修飾儀表。
2.古代宮內女官名。為九嬪之一。始置于三國魏,南朝宋改為昭容◇代仍有置修容者,如隋﹑宋等。
1.指蟬的長嘴。緌,系冠纓帶,喻蟬喙。
1.助益,增益。
2.修改潤色。
3.修飾打扮。
4.美好光潤。
1.謂修繕堤防,堵塞決口。
1.高大繁茂。
1.以善自勉,行善。
修理建筑物等對故宮進行修繕|甲弊兵feef#莫之修繕。
1.遙遠的郊野。
1.謂上身長。
1.提高品德修養。
1.繼承。
1.亦作"修蚮"。
2.長蛇,大蛇。常比喻壞人。
1.設置。
1.指道教的修煉攝生。
1.謂自我修養以保持操行高潔。潔,也寫作"絜"。
1.舊時地方政府所編制的關于各部門人員編制﹑職權范圍等基本情況的便查手冊。
1.舊時官府記錄須知事物的字據。
1.猶必須,一定。
2.舊時公文及執照結句習慣用語。
1.必須。
1.胡須。
1.胡須。
2.動植物體上長得像須的東西。
1.等候向皇帝奏事。
1.水帝顓頊和水神玄冥的并稱。語本《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其帝顓頊,其神玄冥。"鄭玄注"此黑精之君﹐水官之臣﹐自古以來著德立功者也。顓頊﹐高陽氏也;玄冥﹐少曍氏之子﹐曰修曰熙﹐為水官。"孫希旦集解"愚謂顓頊﹐在天水德之帝也。高陽氏以水德王﹐其號亦曰顓頊﹐祭水帝則以配食焉。玄冥﹐在地水行之神。修及熙為水正﹐其官亦曰'玄冥'﹐祭水神則以配食焉。"
1.失意貌。
1.淺薄愚昧。
1.語本《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謂心中純凈無欲。
2.潔白;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