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蔬類植物。
1.復姓。北魏有乙速孤佛保。見《北史.節(jié)義傳》。
1.謂乙科鹽。
1.二更時候,約為夜間十時。
1.難出之貌。
2.猶一一,逐一。
3.象聲詞。
1.復姓。北魏有乙旃眷。見《魏書.官氏志》﹑《晉書.姚泓載記》。
1.《漢書.西域傳贊》"于是廣開上林……興造甲乙之帳,絡(luò)以隨珠和璧,天子襲翠被﹑憑玉幾,而處其中。"顏師古注"其數(shù)非一,以甲乙次第名之也。"《漢武故事》"帷幕垂流蘇,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雜錯天下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guī)ぁ<滓跃由瘢乙宰杂?后因以"乙?guī)?指天子燕息之所。帳,帷幕。
1.謂勾正詞句的倒誤。
1.明代內(nèi)府倉庫。
1.見"已否"。
1.已是。
1.既定。
2.一定。
①罷了;算了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②副詞。不久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
1.罷了。
1.亦作"已不"。
2.與否。
1.罷了。
1.算了。
1.以后;以來。
1.猶以來。
1.業(yè)已經(jīng)過;業(yè)已經(jīng)歷。
2.副詞。表示事情完成或時間過去。
1.已成。
2.已經(jīng)如此,既成事實。
1.以后。
2.多;馀。表示約數(shù)。
1.亦作"已若"。
2.許與不許;許或不許。
已經(jīng)成事實;已經(jīng)這樣寧防患于未然,勿苛責于已然。
1.見"已諾"。
1.過甚,太過。
1.往事。
1.以前。
2.以后。
1.已經(jīng)。表示事情完成或時間過去。
1.已,休止。迭用以加重語氣。
1.完了;逝去。
2.語氣詞。用于句末,與"矣"同義。
3.嘆詞。罷了,算了。
1.以白色詆毀青色。比喻用自以為是的偏見去否定別人。
1.謂顛倒是非。
1.用半數(shù)兵力擊破一倍于己的敵人。形容取勝之易。
1.用殘暴者代替殘暴者。
1.用于下半句話開頭,表示使下文所說的目的容易實現(xiàn)。
1.見"以否"。
1.《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杜預注"否,不可也。獻君之否,以成君可。"后以"以不濟可"指用否定錯誤意見的辦法,幫助國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濟,成。
1.用石頭打蛋,比喻極易摧毀。
1.見"以辭害意"。
1.因拘泥于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語本《孟子.萬章上》"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1.見"以言取人"。
1.根據(jù)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與此類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
1.按次序。
2.表示位次在后的。
3.猶言其他。
1.用大的罪名來責備人微小的過失。
1.按照朋黨關(guān)系來鹽官吏。
1.用恩惠來報答恩惠。
1.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用恩德去回報他。
1.謂上對下施恩不當,適以招來禍患。
1.用一個單位或地方的成功經(jīng)驗來帶動許多單位或成片地區(qū)的工作。
1.猶言一定,必定。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